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约会时惹女朋友生气的原因何在
周末,小明好不容易有机会约女友小红出来享受闲暇时光,准时抵达约定地点后,小红问小明今天有什么安排。
“今天看个电影吧,哪部电影好呢?”因为小红之前说过想看电影,小明很自然就这么回答了,然而小红却忽然不高兴了。
“为什么非要看电影啊,难得今天天气这么好,又是周六白天,人家想去游乐场嘛。”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是因为单纯地想到女朋友之前的话,便做出了下意识的反应,而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女朋友之前确实说过想看电影,但那是工作日的晚上。她是出于想要有意义地度过工作日夜晚这样有限的时间,才提出看电影。
而今天是休息日的白天。休息日白天和工作日晚上,这个大前提就不一样,女朋友的想法当然会发生变化。
针对工作日晚上这一限定条件,女朋友多半会想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更有意义地度过,而休息日白天则会想做只有这时才能做的事,也就是说思考的出发点大为不同了。
这个糟糕的经历是因为小明曲解了女朋友的意思,没有认真考虑“女朋友想做什么”,所以做出了错误解答。问题不在于“没思考”,而在于自认为是颇有理据的思考,却得出了逻辑不通的答案。
不仅是个人,企业也常常因错认本质而导致失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即觉得自己公司的策略“哪里有点怪”。尽管策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所以,面对在信息泛滥和快速变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深度思考,如果被事物的表象迷惑,则很容易陷入一种救火的状态。问题反复发生,迟迟得不到解决。那我该如何深度思考呢?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做《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
本书介绍的深度思考法分为如下4个步骤。
步骤①建立模型
步骤②解读动力机制
步骤③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步骤④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有个拆书家和我说,怎么样才能成为三级呀,我现在拆到TF2-4就感觉自己拆不过去了?能不能用“深度思考法”来分析这个问题?当然可以。
我们先来看第一步:建立模型。
模型指的是产生某种现象或问题的结构,包括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需要列举5个要素——“输入源(投入)”、“输出点(产出)”、“竞争关系”、“合作关系(支持)”和“影响者(对模型产生影响的要素)”。了解完建模5要素,我们对“如何成为三级拆书家”建立模型。
第二步:解读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在长长的时间轴上捕捉模型产生的结果。对于这个模型的动力机制,横坐标就是时间,纵坐标就是拆书家级别。
拆书家分为三级九等,过级顺利的拆书家会如图中“蓝色”部分,呈现折线上升的趋势,而我们这位拆书家显然是图中红色部分,到了TF2-4的级别就卡在那里上不去了,所以随着时间增长,级别一直就停留在TF2-4。这是我们拆书家过级的动力机制,本书还给我们介绍了6种常见的动力机制。如下。
第三步: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要改变模型,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输出结果,就要找到改变模型的支点,支点就像我们学过的“杠杆原理”,对模型稍加用力,就能对模型全体施加影响,最终令效果逐渐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支点是以最小努力获取最大效果的关键。要想找到支点,先要探究动力机制的拐点。
所谓“ 拐点”,就是这个例子中以某处为界,事物发生巨大变化,重点逐渐转移的时间点。
明显,我们看到这位拆书家的“拐点”是在图中黑色原点处。也就是TF2-4的级别。
找到拐点后,我们要来分析原因,为什么观察给他多次反馈后,还是没有过级?
从问题的表象来看,拆书过程中好像没没有达到手册的要求?那为什么又没有达到手册要求?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要继续探究问题的本质。要想找到问题的本质一定仔细研究“拆书家过级的模型”。从模型来分析原因。
通过和拆书家交流,我发现问题主要出在了“合作关系”方面。我们锁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次做2-4的拆书可能都不够充分准备,写完逐字稿后和师父沟通交流的少。
2. 没有找拆书战队的教练帮忙看逐字稿的问题。
3. 片段选取的不太好拆,比较难,拆书的时候超时。
找到原因后,我们要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1. 重新挑选拆书片段,挑选好先找师父帮忙看看是否合适;
2. 早点准备逐字稿,多和师父、拆书战队的教练交流的沟通,把自己的困惑及时反馈给他们。
3. 每次过级如果不通过要及时把观察家的意见和师父沟通交流,多多听取师父的指导。
第4步,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衡量我们制定的对策有没有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行动中检验。从而不断优化和改进对策,让有问题的模型变成我们所期望的模型,达到验证模型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最后,送给大家作者的一句话:“面对问题,我们不仅要想想,还要深度思考”。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成为问题分析与解决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