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优秀又会怎样
刚刚在朋友圈看到喻永婷老师的一句话“你不优秀又会怎样?”瞬间被触动。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这句话,问自己“不优秀又会怎样?”结果脑子里出来很多的念头,也涌动着一股情感。答案最深刻的部分竟然是“会死吗?不会。”“会没人爱没人要吗?不会”。看起来,这是孩子式的思维。当然,这是孩子式的思维!这孩子式的思维,这孩子式的恐惧,却一直在潜意识深处控制、影响着我们。
由此,我想到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没有做到我希望的那样,没有长成我期待的那样,没有按我的标准去做,都是不对不好。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经验和标准就一定是好的对的吗?且不说社会的高速变化和发展,就只说我们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去指导和我们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和我们性格、特质不同的孩子,就一定是有用的吗?允许孩子做自己,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方式,这不是鸡汤不是高调,是是实实在在要去践行的。可是,我们内心对优秀充满渴望的小孩子,老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的那个恐惧的小孩子,会跑出来操控着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来要求孩子,这也许会是一个“轮回”。当然,我们会以“爱”的名义,为他“好”的名义。没错,我们是爱孩子的,为孩子好的。可是我们的爱会带着我们内心的恐惧,不那么纯粹。最错位的是,我们对此是没有觉知的。心理学上说“盲目的爱”和“智慧的爱”,我现在慢慢理解这两种爱的区别。
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我即使没有那么优秀,我也活得好好的,父母也没有因为我没有活成他们期待的样子而减少一份对我的心疼和爱。可是我的内心总有一个自卑的小女孩,老觉得自己不够好,当自己稍有过失时,就会跳出来狠狠的攻击自己指责自己。我现在看到,父母的期待会怎样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种下自卑的种子,会怎样让一个人即使成年后也会带着不够“优秀”的恐惧在追求完美苛责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的。当然,父母的期待高要求也有好处,会让我们一直努力、奋斗,我们也要去感谢父母。由此想到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的,父母无论做或没做什么,都是在以他的认知和经验来指导他如何养育我们的。
我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给到孩子“智慧的爱”,都能给到孩子生命的滋养。毕竟,我们都是爱孩子的,不是吗?
我们一起努力!
仇昌玲草于2019年1月18日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