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期待还蛮高的,想着或许读完会有豁然开朗,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事实是,并没有,读到后面略有些失望(可能和我基本都是在地铁上读它,没有很好地一边读一边思考也有很大关系)。
这本书的受众,广义上来讲,是所有需要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人;狭义上来讲,是为他人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者(我们都属于),再狭义,应该是咨询公司的员工。恰巧,我们法律专业的,其实本身也是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而上个月,我也刚刚写过投资分析报告。所以,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我基本上是,验证作者书里的观点,一是用已完成的投资分析报告去验证,看有没有改进之处;二是用作者这本书的写作叙述方式来验证,看至少作者有没有贯彻自己的理论。在我看来,验证答案是一般。
文章的前面部分通俗易懂却也近乎常识,中间部分理论挺多但有些绕似乎也不好实践,最后部分演示的提示其实也是大家都会注意到的。所以,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评价不高(期待你们的读后感,或许在你们的提点下我会看到更多亮点再读一次)。
在最后的附录,我也又回顾了一遍全书的脉络。碰巧在这个时候,我接到新的工作,需要写项目风险分析报告(在政策性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再保险咨询机构提供的风险分析报告、自己对项目风险判断研究的基础上),倒是正好了,或许,我可以多增加金字塔审视的维度去看两个机构的分析报告,思考如何整合构建一个符合我的受众需求的分析报告,写完以后,再用《金字塔原理》来检视。
嗯,这是一本我觉得有些鸡肋,期待你们的读书笔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