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OKR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战略中的优先事项,反过来说,如果之前的企业战略存在模糊点,实施OKR可以帮助企业厘清。在分析和讨论OKR时,为了找到有效的Objective,我们有一些可以参考的要领:
1、站在现有能力的边缘,不安现状
也就是说,企业正常发展就能够达到的高度通常也没有必要额外聚焦,只有那些在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才有价值设定为公司OKR。比如,对于开拓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市场总体目标而言,如没有相关经验,就会非常困难,如果一般投入,失败的风险非常高,所以需要在发展一线城市业务方面制定一个有挑战性的Objective,例如 “首先建立在北京用户群体中的认可”。这是站在了能力的边缘,挑战自己的极限。
2、用澄清式提问找到根源问题
有时候,直觉的反应并不是有效的Objective。比如当发现分销业务渠道的收入低下,你可以设置“提高分销业务的渠道拓展”作为目标,但是更有价值的是问几个澄清问题:“分销业务的收入为什么低下?”,“是投入不足?人才团队不够?还是产品和该市场的客户需求不匹配?”。任何结果直接的原因背后可能还有一层我们能够主控的成因,找到了根源的问题,才有可能落实到更有效的Objective。
3、是什么在拖我们后腿?
有时明确了一个目标,并为此努力但成效甚微,这时候就应该自问“是什么在拖我们后腿?”,找到背后的蹊跷并突破瓶颈。也就是说要发现达成这个目标道路上的瓶颈。车子跑不起来,要么缺油,要么就是有一个你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阻力,如果我们发现有些目标久攻不下,背后必有蹊跷,每个季度的OKR复盘也有发现相关瓶颈的任务。
4、通俗易懂地表达
当捕捉到了比较根本的问题时,要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描述,避免使用概括模糊的文字。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并不确认问题的根本所在,才会用“提升综合竞争力”这种言之无物的语言。
5、每个季度制定少量的目标
季度OKR最终的确定一定是一个简洁的表达,根据团队的执行能力,建议每季度聚焦解决两个制约发展的根源性问题,如果问题过多,不要说聚焦执行,就连记都记不住,如果能够合并问题,或确认优先度,则Objective数量越少越好。
你可以下载个Tita OKR,或者关注OKR知识社区,和专业的团队一起来学习,毕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