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可能更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
给人,给事贴标签是每个人每天在做的事情,这是人生理上的需求,无关对错。人从动物开始就是为了生存,而能量是生存的基础,在早期人类社会保存能量比获取能量更加紧迫,而大脑是人体各个部位消耗能量最大的,从而导致了生理上“人是不愿动脑”的。贴标签是为了便于大脑存储和记忆联想,便于快速识别和对比,“人的脚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更何况是不同的人和事物,贴上相同的标签也只能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而肯定不是相同之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性,而且必然两两之间存在差异,同样一个人不同的时间点也会有差异,所以每个人身上的标签也是在频繁更换的。有的人被称为IT从业人员,有的人被贴上移动互联网的标签,有的投资人是“古典投资人,甚至被戏称为“古董投资人”,有的却自称是“区块链投资人”(当然最近恐怕没有人愿意主动给自己贴这个标签了)。
每每在跨年之时,很多机构或是个人会发表年度关键字或关键词,比如:2018年日本的年度词是“灾。
如果我们给每一个标签做一个按照日为单位的热度曲线,想必“区块链投资”和“古典投资”一定是在2018年全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走势,根源无非是币价的涨跌,而映射到曲线上的是人的欲望,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是贪婪和恐惧的相互作用。
由于我们上世纪经历的“十年“,所以从文化上,我们习惯性地选择站队,选择派别,更加强化了标签的作用和识别度。非黑即白并非这个社会的本质,大比例的灰度空间和过渡色才是本源。真正为区块链带来价值并且为行业发展带来贡献的恰恰是先有的互联网巨头们和金融巨头们。站在个人角度来说,无论是最早一批参与中国互联网的人们,尤其是将Internet译作“互联网”的前辈正是将BlockChian译作“区块链”的人。基本上所有优秀的区块链开发者都是在互联网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甚至是佼佼者。金融
之所以给自己贴上“区块链”的标签,一方面是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行业蓬勃发展期获得名和利。至于那些暂时不是“区块链”的从业者来说,冷眼旁观这些区块链人,既是怀有一种“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来不及”的心态,更多的是报以一种“万一他们对了,怎么办”的矛盾心态。
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心态,国人尤甚,才有了著名小说《围城》。
理解人性的目的不是为了泯灭人性,而是善待人性,从而善待自己,最终才能善待他人。区块链行业所在经历的一切在别的行业和领域都曾经上演过,只是区块链行业真是太快了,也许,“币圈一天,人间一年”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也部分描述了这个行业的特性,因为区块链是全球7X24,无时差,无差别参与的活动。
面对区块链的“善”与“恶”,“利”与“弊”,最好的态度是找到“贪婪”与“恐惧”之间的平衡。
“心”对了,人与事就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