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工作不到两年的妹妹吃饭,菜还没上,她抱头发呆,然后把手指插到头发里,感叹:
哎,累的不是事儿,是人。
原来,她们项目组有个微信群,有事讨论工作,没事斗斗表情,本来是互帮互助互黑互娱的放松乐园,可随着项目人员变更,几个私交不错的同事把她拉到了另一个小群。
这小群里,有前辈也有牛人,一开始妹妹还挺开心,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学及格了,没有成为被孤立的对象。
慢慢地,她却发现,这小群简直是大群的阴暗副本。虽说也谈工作,也斗表情,但每条消息都带有一丝“天下人皆负我”的小情绪——老板拍脑袋决策迷之自信,甲方瞎提需求无比任性,至于新来的同事,呵呵,他们到底怎么混进来的?
“我记得你以前挺崇拜你们老板的啊?那现在呢?”我故意问。
妹妹苦笑:我现在也觉得他不错,甚至有些工作流程我也觉得没问题,但在小群里,就只能跟着大家一起损咯。
我想,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在遭受这种夹缝生存的憋屈:本来还挺喜欢自己的工作,却在无法避免的同事社交里,左右为难——抱团发泄吧,有违自己内心的正义感;独来独往呢,要么被骂心机婊,要么被拉来一起趟浑水。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职场软暴力的危害降到最低呢?我有三条小建议。
第一,准备万能的柔性话题
小宇是我朋友圈里的冷笑话之王,脑容量大,记忆力又好,还特别敬业,鬼知道他一天要刷多少次冷兔和糗百。反正大伙儿跟他打招呼的方式都不是“吃了吗”,而是:“来来来讲个段子”。然后他就悠悠张口:“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
遇到这种小可爱,我们当然是争分夺秒听段子,谁要跟他抱怨老板呢。
不过话说回来,以工作聚集起来的人类,要吐槽一下相关话题也实在是无可厚非,但生活不只是有坑爹客户,还有星座美食买买买,新闻球赛电视剧啊!这些万能话题是所有谈话的润滑剂,尝试用新鲜的视角去讲述,你会是那个改变群聊气场的人。
第二,独立客观,真诚交流
如果你转移话题失败,绕不过去,必须得表明一下态度了,那么请理性地说出你的想法。
有社会学理论显示,因为存在“群体的行为天然合理”这样的无意识影响,群体智商往往低于个体智商(例如,单个个体会抗拒杀人,然而,当他们组成军队后,杀人成为一种正义)。
这个理论的积极启示在于,当你觉得小圈子群聊内容很傻,事实上并非其中每一个人有那么傻,傻的是,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群”。所以,你完全可以斟酌着说出“客户提的更改需求也有道理”,而不用担心被踢出群。相反,在以后一对一的合作中,你的同事也许更愿意选择独立客观,智商稳稳在线的你。
第三,忽略无意义的干扰,聚焦有价值的个人成长
如果工作中的事儿是你喜欢的,那么参考前两点,低成本解决好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我推荐的上策。
但如果社交噪音已经超出可控范围,干扰到了工作,请尽早逃离。也许你年轻,还不能单打独斗,那么去寻找一个气味相投的团队吧。职场友谊固然值得珍惜,但毕竟,我们来公司是为了磨练技能创造价值,而不是来交朋友的。
时间宝贵,精力有限,你要翻越远方那座高山,就不要被耳边的蚊虫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