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那些漂在河上的思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一直在读刘亮程和李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名气,主要是喜欢他们笔下的新疆。

      来新疆十八年了,其实,我对这片土地还是只知皮毛。

      我第一次见刘亮程大概是在2001年左右,那时,这个被称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的乡村哲学家因为“一个人的村庄”正如日中天,伊宁市图书馆邀请他来做讲座,我作为年轻记者和图书馆老读友参加了活动。见面后,这个发际很高的中年人让我觉得很憨厚,这个前乡农机站管理员看上去根本不像想象中的作家,只有在他说话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幽默,有意思”,讲座的内容已经忘了,只记得在结束时,我激动得让他签字留念时,他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了“地里的玉米熟了,那香气弥漫在空气里”,并写了祝福的话和他的名字。后来,我把这张签名的纸片压在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一起压在下面的还有费翔和陈思思以及当时非常火的东南卫视“开心100"主持人签名,年轻时就这么爱显摆,不料没多久,在当时的记者部主任l的带领下,同办公室的w,j,z纷纷在名人签名纸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而且更突出,更显著,更龙飞凤舞,再后来,多次搬家,连这些纸片也不知所终,我青春时的美好记忆就这样被他们残忍扼杀了!后来,好像在一心书店组织“草原部落酋长贺雄飞”伊犁阳光茶坊的讲座上又邂逅过刘亮程,他的名气太大了,根本没有和他说话的机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娟则始终没有见过真人。      拉杂了这么多,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他们的文字。

      我喜欢看他们的书,他们笔下的黄沙梁和冬牧场多么有趣啊,那些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畜生和人住在一起,各怀心事,一群羊和几个哈萨克人共同渡过的冬天,很有意思,不知这些文字的精灵是怎么从他们古怪诡异的脑瓜子里飞出来的。

      我觉得,正是这些看上去土的掉渣的文字,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新疆,既没神化,也没有妖魔化,不是印在明信片上的,也不是漂在网络流言里的新疆。

      回到今天的出行,和今年的雪一样,雷声大雨滴小,策划筹备了半天却蜓蜻点水,行色匆匆。

      今天的大雪时节毫无下雪的迹象,晴空万里,在举国雾霾的大背景下出奇的蓝,太阳一泄千里,照在身上倒有些暖洋洋的感觉。

      从二桥上向两边看去,伊犁河上雾气腾腾,冬日水小,河床露出大片,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灌木影影绰绰。桥上车很多,行人却很少,没有了春夏时节的热闹,倒也清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桥,沿着伊犁河新修了好几条笔直的大道,除了河边的滨河大道,不远还有条南岸新区大路,再远些也是两条路灯崭新,路面平坦的道路,我们随便挑了一条路过去。虽然离城区并不远,这里却是 标准的新农村风光,路边各种树木林立,树木掩映下,众多小院落整齐漂亮,还有些小别墅样的建筑正在兴建,听说有些伊宁市民从奶牛场的村民手里购买了宅地,过上了可以种菜养鸡的田园生活,虽然好像手续不是很好办理,也还是让人羡慕的。

      路上不时有运牛羊的车经过,骑三轮车的大哥穿着厚厚的大衣,坐在上面的大姐包的严严实实,也有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的闲人,鸡鸭和脏兮兮的小狗跑来跑去,一个小十字路口像巴扎一样热闹。

      转了一圈,又到河畔,前几次来时还在施工的工人大概已经歇工了,河边的人更少了,几个钓鱼的汉子蹲在草丛里东张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也许他们本来钓的就不是鱼,是寂寞。河中央的芦苇颜色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倒是河水好像深绿一些了,虽然太阳照着,河边的草地上还是有薄霜,河面也凝着一层薄冰,只有那些新栽的树木被削去枝条,黑幽铁青,包着厚厚的保温布,弱不禁风却又给人希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些灌木因为施工而牺牲了,在它们残存的尸体上,不知道是杨柳还是芦苇的飞絮凝聚成团,挂在上面,透过这些或枯黄,或灰色的植物看过去,远处的高楼,脚手架,水面,炊烟,以及巨大的土崖和谐共存着,仿佛可以想到,这座城市正在从种种杂乱和古旧的背景里新生出来,有破坏,有突破,有阵痛,更多的是势不可挡的改变后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我游手好闲的拿着平板沿河堤晃悠,拍狗尾巴草,拍一棵长得乱七八糟的书,拍高高低低的芦苇,突然,顺着大逆光,我看到贯常没有的景象,灰暗的背景下,一道金光倾泻在河面上,照着一两根芦苇,像是记录片里的画面,唯美而恬静…

      正幻想的出神。

      远处,q在车里打着喇叭,百无聊赖地催促我,她是现实和理性的,更关心粮食蔬菜,不愿意和我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法为伍,能陪着我来,已经为难她了。

      是啊,毕竟生活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过程,柴米油盐比风花雪月更深刻,一个中年男人,不去拼命挣钱,不去努力工作,不去做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整天吊儿啷铛的在河边转悠,九成多的人会认为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

      这样说来,刘亮程和李娟们比我更不着调,不靠谱,她们时常会盯着一只狗看半天,或者推测一头牛的前世今生,拿着铁锹在黄沙梁上乱翻,甚至一个冬天躲在冬窝子里和几个语言不通的人伺候一群牛羊…

      但是,我还是乖乖的悻悻而归。

                                                                          写于2013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488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034评论 3 41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327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554评论 1 3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337评论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83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975评论 3 43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114评论 0 28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625评论 1 33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55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737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244评论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973评论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362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15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343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699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行走在这寂静的黑夜 我已经没有了方向 前方究竟怎样 我不知道 我静静地探寻着 这个无尽的黑夜 寻找着爱的光芒 偶然...
    静潇雯阅读 341评论 0 2
  • 教妹妹认知卡片,妹妹们听到很认真 看看我帮助弟弟穿上了小鞋子不错吧! 哦!记得我小时候也也是这样爸爸妈妈帮我喂饭,...
    双双一路前行阅读 324评论 0 0
  • 原谅,不过是将遗憾悄悄掩埋;忘记,才是最深刻彻底的宽容。 电影《原谅他77次》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Eva跟相...
    笠筠阅读 1,141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