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共之旅的第二天,芮莹老师和她带的二年级小朋友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共同体课《小毛虫》。芮老师的课堂是宁静的,学生之间是心心相印的,课堂是润泽的。整节课超过一小时,如此长时间的共同学习,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年龄的专注思考、愉悦交流、认真倾听令我叹为观止。可以想见,芮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倾注了多少心血。
我们也对焦点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分析。我观察的是一个聪明内敛的男孩杰。他能够快速摆脱刚进场的紧张局促,及时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各路老师们的“长枪短炮”对准他,他能淡定地准确而迅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一),圈画出相关词句。在随后的同桌交流中,杰和搭档窃窃私语,轻声交流,每读一处,必定配上足以支撑的理由。没有重复,没有催促,可见是“久经考验”了。在随后的学习中,杰总是表现出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高人,即使不举手,老师的每一个要求,交流的小伙伴的每一个发言都能引起他的回应。可见,虽然没有发言,但他是一直在认真倾听的。
我很好奇,二年级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地年龄,要他们长时间地保持深度思考的状态不是易事,芮莹老师是如何训练孩子们的倾听能力的呢?“你们记得他说的话吗?”“你们听出了哪些关键词?她比芷琪(音)多了个什么词?”“略有不足,我又说不出他不足在什么地方。”“停,有人没听,拉拉自己的小耳朵。”等等,芮老师不动声色地提醒孩子们听重点听关键,对比,在小伙伴的发言中提炼出最同意的,要补充的。提升了倾听能力和思维品质。
芮老师说,其实老师们不提我也想到了,课堂上肯定会有游离的同学。这些同学跟热烈的讨论氛围格格不入,与精彩回答问题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共课堂,每个孩子浸润程度深浅不一样,利用学共体方式,马上改变学困生,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实际的,也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个孩子的变化不一定在这个课堂上发生,但长期把他置于这样的环境下熏陶,慢慢地就内化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
芮老师的课堂还在不断地突破。在学共的课堂上,除了学习任务单,芮老师还加入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平台,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孩子兴致盎然。比如: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一扫之前我对学共课堂“似乎只关注各种问题的讨论,关注学生有没有深度思考,而弱化朗读指导。”的误解。学习了芮莹老师的课,我发现在学共课堂上一切学习任务都可以实施,那么朗读训练当然是可以存在的,而且还可以像这样有目的有抓手地开展。
学共课堂要用好学习单,就必须充分解读文本。因为学共课堂的课也必须关注学科本质。下午,由林莘校长带领我们进行集体备课。自读和小组讨论时,老师转变角色变成学生,集体讨论时,你再变成老师的角色。”林校长就是像这样倾其所有,手把手教我们老师如何上学习共同体的课,经历学习共同体课堂带给学生的体验。就是像这样让既是老师也是学生的我们细腻地阅读文本,享受文学之美。期待林校长的课堂展示。行动需要“样子”,做起来才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