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说到红酒,年份是绕不不过去的话题。
酒桌上,不管这个人懂不懂红酒,都会拿起红酒,看下酒标上的年份,然后晃着脑袋,有意无意地说上几句,“这酒年份不错”、“红酒的年份还很新”、“喝红酒嘛,年份越久越好”等等。
在大家印象里,年份相对于红酒,就相当于汽车对于男人,是否有钱,包包对于女人,是否有品味,相当于一个衡量的标准。
以年份取酒,这对不对呢?
比较以偏概全哦,不一定啦!
红酒年份越久越好,这得看是什么类型的红酒。
有些红酒,酿造出来就是为了趁新鲜喝的,比如法国的薄若莱新酒,当年采摘,当年出厂,前后不过三个月,连橡木桶都没浸泡过。
(搭配阅读:博若莱新酒节,是怎么一回事?)
那怎么能用一句话一概而论呢?
好比有人说,姑娘越年轻越漂亮,那年长的姑娘难道就不漂亮不美丽吗?
二
先讲讲年份的意思。
在葡萄酒酒标上,都有一个四位数的数字(除了香槟、起泡酒),如上图,这就是葡萄酒的年份。
只要这酒是属于葡萄酒的,酒标上都会有年份信息。
这个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比如上图的“2015”,意思就是说,葡萄采摘于2015年。
在北半球,欧洲的产酒国,比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采摘的季节是8月底、9月和10月,中国、美国也是如此。
在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葡萄采收季节是3月和4月。
那么,如果一款法国的红葡萄酒,酒标上的数字是2015,那么这款酒是2015年份的,酿造这款酒的葡萄,采摘于2015年9月份。
三
有朋友问,那么一瓶葡萄酒的灌装日期或出厂日期从哪里看呢?
一般中文背标上可以看到。
国外的葡萄酒进口到中国后,都会被要求贴上中文背标,上面有这款葡萄酒的详细信息,灌装时间或生产日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葡萄酒的采摘年份和灌装年份,会相差至少一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三四年。
当然,前文提到的博若莱新酒等除外,这是个例。
四
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按照年份,可以分成新年份葡萄酒、老年份葡萄酒。
从葡萄采摘年份算起,四五年内的,可以叫做新年份酒,比如现在是2018年,那么2013年到2018年之间的葡萄酒,都可以算为新年份葡萄酒。
葡萄采摘年份算起,十年以上的,称为老年份酒,如2008年以前的葡萄酒,叫做老年份葡萄酒,简称老酒。
这是书本上对老年份红酒的定义。
不过,在我心目中,二十年以上的葡萄酒,才算作老年份葡萄酒,十年以上的还是显得太嫩,撑不起“老年份”这个名头。
五
葡萄酒,是不是年份越久越好?
这在第一段就有回答,是不一定的。
市场上80%的红酒或白葡萄酒,被定位于新鲜易饮,酒庄酒厂生产出来,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们尽快喝完的。
这些酒不具备长期陈年的能力。
这类葡萄酒,要在葡萄采摘年份算起,四五年之内喝完,不然就没有这个味道口感。
在这四五年时间里,这类葡萄酒有丰富的水果味花香味,有紧致细腻的单宁(只有红葡萄酒有),清新爽快的酸度,滑润有余的口感。
这段四五年时间,叫做葡萄酒的最佳适饮期。
四五年后,过了最佳适饮期,葡萄酒就“花老色衰”“人老珠黄”,逐渐变成“葡萄汁”,平淡无奇,没有味道。
我们所遇见的大部分葡萄酒,都是吃“青春饭”的,一定要在四五年内喝掉,(葡萄采摘年份算起),拥有它们的“青春年华”即可,无需考虑长久。
六
余下的20%葡萄酒,才具备真正的陈年价值,就是所谓的年份越久越好。
这类葡萄酒,主要是红葡萄酒,少数是白葡萄酒。
它们的味道口感,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变得越来越好喝。
由此,它们的最佳适饮期在五年或十年以后。
我在另一篇文章《红酒软木塞上发霉,这酒还能喝吗?》中,描述过老年份红酒的口感味道:
“这些爷爷辈的红酒,尝起来有不同的风味,悠悠岁月的沉淀感,洗净铅华的回味感,就像十几二十年的老茶一样,很受红酒发烧友们的追捧,有些真的是一酒难求。”
这类老年份红酒,之所以能够陈年,用的是高单宁、高酸度的葡萄品种,如赤霞珠、西拉、内比奥罗等,就像空姐,首先是要容貌美、身材好。
原料材质好,这是基本条件。
同理,想要老年份白葡萄酒,必须是高酸的白葡萄品种,比如雷司令等。
七
老年份葡萄酒的诞生,归结于酒庄和酿酒师的定位,就像奔驰汽车的S级、宝马汽车的7系,定位于高端人群,提供豪华优质的体验。
精选颗粒最佳的葡萄,运用最好的酿酒工艺,使用最新的橡木桶,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心酿造出能够存放二三十年的美酒。
这类酒,也可以叫做“匠人之心”酒,是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的产物。
比如拉菲、玛歌、龙船红酒,这些法国波尔多“1855年分级制度”中的名庄酒。
比如西施佳雅(意大利)、作品一号(美国)、奔富葛兰许(澳大利亚)这些各国最好名酒。
年份能够越久越好的葡萄酒,价格肯定也是不便宜的。
反过来,便宜的红酒肯定不能存放十几二十年以上的。
红酒,年份越久越好,这个说法也是对的,但得看是什么类型的葡萄酒。
是定位于新鲜易饮的呢,还是为陈年滋味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