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第七天到第十二天。小常都是在参加学习。听领导讲解奖金制度、生意亮点、听其他伙伴分享经验。看到其他伙伴邀来新朋友去听课,小常也去听了,其实在那“教室”里的课就是讲给新朋友听的。来的老伙伴就是来配合捧场,有的老伙伴已经听过几十遍了、他们自己都快会讲了。虽然小常还不会讲,但是感觉内容并不很多,只需要简单重复去做、去复制就好。
第十三天。小林说:“小常,你把你的通讯录列成一个清单出来,方便你今后开拓市场用。关系最近的、是亲戚,归为A类,关系好的朋友和同学归为B类,关系一般的朋友归为C类。”小常:“可是我好多同学几年没见了,没有他们联系方式。”
小林:“没关系。只要是你认识的人,你都归类列出来,联系方式可以想办法再问到。” 于是小常一上午就做这一件事,写出自己的“市场清单”。
吃过午饭,他自己的“市场清单”交给了小林。小林提醒他:“你先别急着给朋友打电话介绍这个生意,等下先把你这些名单给王导看看,让他帮你分析一下。”小常点点头。小常列的名单已经上200人。
王导看了小常列的“市场清单”,夸赞他:“不错,你有这么多亲朋好友,好好开发,未来市场会很大!最好是先从B类开始做、同时跟C类保持联系并增进感情,等开发B类C类把市场做大了,A类自然会容易相信你、主动靠近你。”小常附和道:“这方案不错,我最怕先跟亲戚说这个生意,很容易受怀疑。”接下来,小常把B类和C类有联系方式的集中标注,准备开始落实“市场计划”。经过仔细分析,小常发现大学里同一届同学来自同一个省的,是相处关系比较好的,而且共同语言多、好沟通,来自一般家庭,那些同学业余时间也会想兼职挣点钱。
万事开头难,他打算先启动一个人-大董。原来大董在大一寒假时也没回家过年,和小常一起当了保安一个月,来自同一个省、有一起工作过,最能理解彼此的境遇。如何邀约大董过来呢?小常把大董的情况具体地跟小林和王导说了,请他们给出主意。“你肯定不能和他说你现在在自己做生意,你说了他也不会相信,刚上了半年大学,他也知道你不可能有钱投资做生意”,王导很认真地提醒他,“电话邀约他,就说有一个适合他做的工作,通过可靠的朋友介绍的每月提供住宿的,你也在做,而且正常发工资。” 小常:“可是等他来了这,看到没有这个工作,不就很难相信我了吗”
王导:“不用怕。你心里想的是为他好的,他来了这,等了解看懂这个能赚钱的生意机会,他还会感谢你。”
于是,当天晚上,小常按领导策划的方案,打通了大董的电话,准备邀约他过来。大董是个敦厚、踏实上进、勤快认真的人,他会不会来呢?
...(感谢您关注,未完待续,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