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雨下了一天,姐和小姑去超市购物,顺道给我送来了本地特色菜——熏豆腐。
前面我的文章《我想请汪曾祺先生吃熏豆腐》,文中介绍了熏豆腐的制作过程和各种吃法,重点介绍了我们曲阜名吃“熏豆腐锅”。今天给大家讲讲孔府熏豆腐的故事。
传说以前孔府有许多佃户,其中有一家姓韩的豆腐户家,祖祖辈辈给孔府送豆腐。清乾隆年间,韩家二兄弟每人每天各给孔府送一块豆腐。有一年三伏天连阴雨,韩老二的豆腐没卖完,怕坏了,就切成小块放在秫秸帘子上晾。不知怎么失了火,豆腐块有的烤糊了,有的变成了焦黄色。韩老二舍不得扔掉,用盐水煮了煮,味道还很好。第二天他送给孔府衍圣公一些熏烤的豆腐,衍圣公让人在煮的时候放入了花椒、桂皮和辣椒粉等调料,煮熟后一尝味道很好,于是就让韩老二以后专门负责给孔府送熏豆腐。这就是孔府熏豆腐的由来。听说后来有一年乾隆皇帝到曲阜,孔府特意办了个豆腐宴,其中一道菜就是熏豆腐。皇帝吃了大加赞赏,走时把熏豆腐带入京。于是孔府熏豆腐就更有名气了。
现在的熏豆腐制作还是传承了传统的手工制作,用果木木屑熏烤。外皮棕黄色,带有一种烟熏味和果香味。可以生吃,用辣椒酱或蒜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配以葱姜蒜辣椒等。也能煮着吃,配上猪肉,最好半肥半瘦的,味道更佳。我一般是切块炒着吃,放点花椒八角,搁点酱油上色,配点青红椒点缀,色香味俱全。熏豆腐的价格要比白豆腐贵些,一斤五六块钱,普通家庭都能吃得起。
喜欢吃辣的最好放点辣椒,吃起来更过瘾。下次朋友们来我们曲阜旅游,一定要记得品尝一下孔府熏豆腐,外地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