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大律师发了个朋友圈,他坦言: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北京法律学者高杉峻发文:以豆包、deepseek为代表的通用型AI,从回答结果来看,已经在绝大部分法律细分领域内的检索研究能力超过了相应法律细分领域内较高水平的五年级人类律师(这还没有考虑到AI一分钟以内输出结果的速度是人类律师的无数倍)。
当然,AI仍然存在缺陷,比如对于假法规的真伪问题,仍然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真伪识别似乎是AI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结构性难题,尚难以判断多长时间之内会予以克服)。
但无论如何,人类律师对绝大多数法律问题的工作起点,已经必然是也只能是AI了,对于有经验的律师而言,以后更多的专业工作场景是在多个AI输出的基础上予以校验、比较、挑选、综合和补漏或进一步创造。
即便如此,仍然有两个问题摆在人类律师面前,一是八成以上的法律问题或者案件,AI输出的结果本身可能就很全面了,不需要人类的补漏或进一步创造,二是要在AI输出的基础上予以补漏或进一步创造,其实需要非常高阶的经验,具备这样经验的法律人在行业中的占比也很低。
同时,AI已经具有的还将进一步发展的语言理解能力意味着,用户端的AI操作能力,不会构成对非专业人士的技术门槛。
所以,“AI不会取代律师,只会取代不会用AI的律师”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废话,还是一句错误的废话。
作为一个外行,我说,将来打官司,一方代理人是豆包,另一方代理人是Deepseek。
豆包回答:截至目前,像豆包这样的人工智能以及 Deepseek 等都无法作为实际打官司的代理人。
在法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需符合法律规定的资格条件,一般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等来担任。这是因为法律事务不仅要求对法律条文有精准理解,还涉及在法庭上与各方进行现场的沟通、质证、辩论等,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素养、实践经验以及现场应变能力等。
人类律师的沟通和辩论将成为重要能力,谈判是妥协的艺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也是优秀律师的必备素质。
前几天听润总和罗胖的直播对话,他们俩都是年度演讲者,无论是多么完美的演讲稿,作为现场表达者,即使是一字不落的输出,也是再次创造者。不仅仅因为他们能背过稿子,更因为他们注入了大量的情绪价值。
商业社会也从性价比创新,转向情绪价值创新。
今天和先生去补牙,可恩口腔,感受非常好。头天晚上在美团上团了个券,团完券就有主任打来电话预约时间,了解大致情况,约好今天上午9点。
零下十几度的济南,从一进门的接待开始,如沐春风,感觉不是进了一家医院,像是进了一个酒店。接诊过程非常丝滑,输入基本信息,有个专家助理陪同并解释,请牙医初诊,拍片,出治疗方案,发生的费用等都讲得明明白白的,全程不用等待和排队。
当物质极其丰富时,精神领域的需求就会成为必要,这就是情绪价值。
回到人类律师,再好的辩词都需要人在现场输出,冷冰冰的条款会因人的参与有了温度,有了价值。
无论什么职业,如果有能力持续提供情绪价值,你的人生必将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