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和宗庆后,毫不相干的俩人,所出现在热搜上的,原本也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两个新闻,前者崛起于春节期间,起先是有营销号揭底咪蒙靠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狂收过亿,成功带起短剧热度,新周刊转载一篇撰文,称咪蒙爽剧“收割一线打工人”。
至于“娃哈哈之父”宗庆后的去世,从网络到线下,短短时日已经掀起了一小股国货热,娃哈哈抖音粉丝涨到一百三十多万,许多网友开始“悼念式”购买哇哈哈旗下产品,以此表达对这位逝去长者的哀思。回想上一次国货热,还是去年李佳琦花西子事件里,蜂花带头的一批老牌国货官方号流窜网络四处捡粉丝,这一次,万千网友声称要将宗家大小姐送到首富位子上。
说这两件事没联系,其实又有联系,先说咪蒙,何许人也?这两年的网络世界很少看到这个名字了,但倒退几年,在2016年前后,咪蒙曾经是一个标志,一杆旗帜,代表着公众号的某种模板,她一度定义了网络时代“鸡汤文章”的新概念,靠着紧跟热点的“新时代女性写作”被称为自媒体教母。
咪蒙的辉煌不可复制,她对外倡导女性独立和觉醒,也自认是彻头彻尾的田园女权,实际上就是把握读者的猎奇心理,利用热点新闻制造话题,煽动舆论争辩,以此吸引流量迅速搭建起她的自媒体帝国大厦。而她的泯灭于江湖则更具戏剧性,始于其麾下公众号发表的《一个寒门的状元之死》,曾经靠着话题性无往不利的咪蒙这一回踩G点没踩准,踩到了一众读者的雷点,于是网上讨伐声四起,加上此前因为洗稿、三观不正等问题被诸多方面批评,咪蒙被一众网络媒体封杀,本人及团队选择了暂时蛰伏。
咪蒙的自媒体帝国,以非虚构出圈,以非虚构终结,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非虚构这个概念,在我第一次听到时就极为抵触,在我看来,所谓非虚构写作,除了促使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去探寻别人的隐私,唯一的效果就是进一步禁锢写作者的想象力,它使得文学创作从作家到读者呈现全方位的“想象力退化”,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当初“咪蒙帝国”的围剿者,抛出的大义便有“言论自由,但不能吃人血馒头”、“咪蒙制造焦虑和恐慌”等等。
而到了这个春节,咪蒙东山再起,以短视频替代公号文,再次站在了网络江湖的潮头。她的短剧依旧带有鲜明的土味视频特色,狗血且让人上头。
鉴于她的来势凶猛,所以在许多网友眼中,这是咪蒙再一次“收割韭菜”了,但我并不同意这所谓的“收割”,归根结底,她也只是努力在网络世界里挣一口饭吃,或许她有诸多的缺陷与错误,然而现实是,花几块钱充个会员看咪蒙并不至于让人家破人亡,甚至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在这一点上,收割韭菜的罪名,我认为更应该放在“房地产”或者“电子游戏”身上,而那所谓“遗毒无穷”的咪蒙作品,它的出现本身也并不带有教化世人的责任,就像主流相声圈里常年提倡的高雅正能量,这只是额外产生的附带价值,咪蒙的存在应该定位在娱乐大众,某种程度上,她跟许多电视上的综艺节目,跟文字版的《知音》、《故事会》,性质是一样的,何必强求让她担负起教育部的职责呢?
从商业角度看,咪蒙的创业是成功的,在商言商,利益当先,所有“无商不奸”的说法,我们还是先不要要求她的道德品行,人家首先是个生意人,你总不会想着去要求郭敬明用小时代来宣传红色文化。当然凡事都怕对比,同是经商,企业家宗庆后就为人所敬仰,堪称国内饮品界的教父,他的去世一度引起了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的追思。
宗庆后一生颇为传奇,有时代造就的因素,他本身也有许多可贵的品质。
宗庆后护住了一个民族品牌,也护住了一代人的童年,小时候看广告,被娃哈哈馋得流口水,我第一次喝纯净水,就是娃哈哈,清澈甘甜,这也是许多八零九零后的共同记忆。
宗庆后的许多言论总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来娃哈哈想赚钱没有错,想赚钱他就会很勤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想赚钱你就别来了。
现在的年轻人是吃光用光还贷款消费。我觉得年轻人这个是缺点也是优点,因为他们消费就把经济拉动起来了。可惜就是年轻人的收入低了一点,应该给他们增加收入,对拉动经济更有帮助。
我对生活没有什么要求,每天就是上班下班,不怎么出去花钱。豆腐乳比较喜欢吃,又下饭,布鞋穿着很舒服,30元一双可以穿一年。我现在一天三餐在食堂吃饭,年轻时最爱吃肉却没钱吃,现在只吃蔬菜。”
归根到底,他来自于群众,且心里装着群众的,跟那些收割韭菜的资本家不太一样。
和花钱看视频一样,人们疯狂购买娃哈哈,不全是为了“支持国货”这么一句口号,他们自然是在表达多逝者的追思,更多还是在为自己的一份情怀买单,是为着怀念自己的过去,毕竟娃哈哈是一代人的回忆,这并不关乎宗庆后本身,同样的,花钱看咪蒙爽剧,是为了自己开心,也不能一概论为被咪蒙收割,说到底,那会员充与不充,视频看与不看,主动权并不在咪蒙手上,如同那一瓶瓶一罐罐的娃哈哈,他们也从来不曾强买强卖。
这两件事放在一块看,便有一个隐约可见的中国人的习惯在里头,我们遇到不喜欢的,往往会将它妖魔化,譬如咪蒙,遇到喜欢的,就致力于将它捧上神坛,譬如娃哈哈,而在浩荡的网络大军中,又不乏一些人,既没看过咪蒙,也没喝过娃哈哈,他们的指点江山,纯粹是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