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焦点中级32期李春静2025年1月18日,分享第10天(总第957天)
今早读《非暴力沟通》中“为什么会自责”,感觉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1、当我们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时,我们可能会自责,但我们要实现转变:符合我们的心意;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因此要感受自己的感受,多与自己链接,区分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2、从精神分析的的角色来看,本我是本能、真实的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中的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受道德约束的我,遵循道德原则。我们有时当下做的事情,可能是本我发挥作用,而事后会自责,则是超我发挥作用,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评判去指责,从而造成自责的心理。
3、我们当下做的事情都有我们的道理,接受别人的善意也是一种由衷的给予,由衷的的爱。同时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接受当下的不够完美,但我们是完美的、圆满的,不完美的是当下的行为。
4、体会自己当下的感受,当别人做的事情让自己难受时,我们从这件事情中学习到什么,有了哪些成长。任何事情只有利没有弊,当我们关注到利时,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5、我们要时时内省自己,当认知、思维受到限制时,可能会有自责,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焦点中有确认知觉、拓展知觉、转变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