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抓深抓实各项重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总书记的教诲犹言在耳,作为千万名党组织建设“第一哨”中的一员,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以竭诚为民的初心、做深做实的决心、无私奉献的爱心,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在奋斗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以竭诚为民的态度,不忘想干事的“初心”。基层干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首要环节,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最终执行者,要“不忘初心”,首先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和一种精神追求。在学透弄懂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提高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确保前进方向不偏航。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服务人民的水平。
以真抓实干的作风,下定干成事的“决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基层处于行政体系的“终端”和治理体系的“底盘”,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通过基层干部来具体落实。这就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脚踏实地,俯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坐到群众床头,了解困扰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列出民生需求清单,将看到的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听到基层最直接的民声带回党组织。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真心为群众办事,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干实事的“爱心”。基层工作任务量大,难度高,工作条件艰苦。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仅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到底的恒心,更要有“蜡炬成灰泪始干”乐于奉献的爱心。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能够安心扎根基层。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将办事群众当亲人,设身处地帮着群众想办法、解难题,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要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吃苦耐劳思想观念,提高防腐拒变能力,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