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生于北京,字汉春,号北樵、墨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一直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穿堂门胡同。
1937年拜夏午樵先生学习书法,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附属学校师范班,曾经为齐白石、黄胄、周绍良等作品题词,为张大千写趣文。一生不为名利,远离名利的诱惑,书名、人品、主载一生。2013年3月在北京青龙桥家中病逝,享年91岁。
刘汉春先生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国学、音韵、绘画、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作为书法家,刘汉春先生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刘汉春先生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身边的朋友发现,听刘汉春先生讲的最多的内容,不是书法本身,而是中国文化。他是一位学问家、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教书育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从教多年,书法和绘画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对我严之如父,在学书、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都对我产生了直接影响。刘汉春先生开出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理论等方面的书单,还经常变着法儿地考核,刚开始有些吃不消,但经过这种严苛的要求,我确实有明显的进步,如此耳提面命使我获益匪浅。
刘汉春先生经常告诫学生,“学习书法不能光靠苦练,而要会学,量少而精,化繁为简。”刘汉春先生教授《书写技法》课时,有个独特的规矩,一个字只准写三遍,必须仔细观察再下笔,三遍之内让他满意,否则就请出课堂,刘汉春先生这是在要求我们写字要调动大脑,一定求质不求量,每练一遍都要有效果。
刘汉春先生也特别重视书法的文化内涵,将书法置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把自己对书法教学思想概括为“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刘汉春先生经常说学问是终生之事。一方面多看多写,充分了解字体原委变迁,博取约守,丰富自己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还必须及早学会阅读古书能力,查考古书能力。
刘汉春先生常说“凡为学问,贵在转益多师。研究学习,第一要虚心,同学之间也各有短长,可以互相切磋。第二要有大志。常言道抗志希古(古是指古人的长处),不但要赶上老一辈,胜过老一辈,还要与古代名家争先后。”
刘汉春先生还常说“学习书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学好基本功,但基本功如何练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临摹名家法帖碑拓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等到有一定的感觉时,临的是法帖的气韵和意境。这种临摹已经超越了书法的基本功了,它不讲求一字一画得如实,追求书法气韵与法帖的相似,这种带有创作的临摹方法,不太适合初学者。”“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进行的临摹,在生活中凭对自己的法帖的理解认识,用手指在凭空的“临摹”。这就是自己能对法帖的执笔、运笔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之后所进行的。”
这使我领悟出书法基本功在持之以恒的毅力之下,临摹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古人云“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形体”,可见临摹的重要性,所以书法初学者,要想提高自己的书法基本功,要将临摹作为自己的日课。
什么是文化和艺术?刘汉春先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先生经常对我说,文化是人对“美好”的追求,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德、礼、法、化、和”。“容”与“和”是先生提及最多的字眼。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身外之事之物,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彰显其博大与深邃;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却柔弱中有强韧,于点墨之间见风骨。或许人生中有太多的时刻,需要我们如水一般,宽容别人,也包容自己,从而成就一生的事业,刘汉春先生一生都是宽以待人,从来未曾把自己当做书法家看待。
在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心里,“文”就是美好,“化”就是使之普及到各个方面,“文化”就是要各个方面都美。在“化”的过程中,必然有所碰撞,所以还需要和谐。“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核心要求。这种对文化的理解,通过书法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刘汉春先生书法的一笔一画,每一个图形,都讲求美与和谐,它是美与和谐的切入点。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刘汉春先生经常对我们说,只有将书法根植于坚实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中,书法才能把握其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挖掘和表现其韵律美和时代美,才能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
刘汉春先生认为书法不仅仅是写文章的一种笔法,也不单单是一张写成的字画,而是一门有关书写的学问。以这门学问为依据,为法则,书写出一些汉文字,形成了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能非常符合书写的法度,可供别人以之为“法”,称之为“法书”。可供别人欣赏,称之为艺术品。为此,我们可以把汉字的书写看成是一种艺术活动。书写取得了成功,便创作出来了一种艺术品。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字都不能让人认识,文不成文,不知其意,谈不到是什么“法书”,谈不到什么“书法艺术”。书写的内容是文字,文字首先要让人认识,所以,书法要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美观。书法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或美学精神最集中的表现。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一生的座右铭都是“逃名远利”,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容,更是刘汉春先生的做人准则,他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中国书法艺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追求,毫无疑问是受了儒道两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影响。先秦哲学中,道家的虚无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影响深远。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这种对立统一的道家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
这也正是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对书法和文化的独特见解,也是对我的要求。
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一直主张把中国书法放到中国文化大背景下来考量,诚如斯,则书法的涵义才会更清晰,书法艺术的存在价值才会更突出,书法艺术的社会功用才会更明确些。从汉隶线条的波磔与飞檐到王羲之行书的即兴与自在,从魏碑的厚重与飘逸到行书狂草的平正与绝险,从唐楷的法度与庄严到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从元明书法讲究形式与表现到清代书法追求古朴与拙趣,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的变迁,充分显示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髓和艺术精神的嬗变。刘汉春先生的书法,结体行笔、提按顿挫、谋篇布白皆是“中和咸宜”,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中华的传统文化。但他却总评价自己是“只会写字”。
刘汉春先生自幼拜民国书法名家夏午樵为师,学习书法,各体兼备,尤善行草,师宗东晋书风,博采周金汉石、碑刻法帖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的气质。刘汉春先生的书法温润而醇厚,遒劲而内敛,厚重中透出灵动之气,真是字如其人。
刘汉春先生书法和绘画等领域皆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却又自谦为“逃名远利”、“只会写字”。正是这种传奇的人生经历,才铸就了刘汉春先生博大与包容的品格,成就他成为当代书法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拓荒者,同时也成就了他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以及取法高古、上追秦汉魏晋、熔铸历代名家精华、师古不囿于古而自成一家的独特书风,更成就了刘汉春先生身上那股“大智若愚、淡泊名利”的独特气质。
刘汉春先生对于文化的承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品性和精神的传延。就像书法的发展,其根本还是在于文化,在于个人的修养与修为,书写的品质取决于文心灵性的程度,光有写字的手性是不够的,这是书法的奥秘与要诀。“立德、立学、立言”是文化承传的重要表现。刘汉春先生是这样倡导的,更以身体力行之。
刘汉春先生无愧于是一位别具睿智的智者。曾经指出,“文心”是内质,“书面”是表象,具备“文心”的“书面”,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书法。他要求学生必须从持身到节操、从学问到阅历、从气质到感情、从文采到笔墨,都要着力孜孜以求,要把书法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构成这门学问的核心是书法和中国文化,要从文化的视角揭示出书法史的发展动因和历史规律。
这就是我的老师刘汉春先生,影响了我的大半生……(畅春斋主杨秀和2022年10月14日写于北京畅春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