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唐军包围洛阳,夏王窦建德率人来援救洛阳,李世民麾下诸将请求避其锋芒。
郭孝恪说:“王世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眼瞅着就要被活捉了。现在窦建德老远赶来援助王世充,这是老天爷要灭亡这两个人。现在最好依据虎牢关的地理优势防守,然后等待好时机再出兵,这样一来一定能够击败敌人。”
记室薛收说:“王世充府库充实,下辖都是江淮的精锐部队。但是缺少粮食,所以和我们相持。窦建德亲自率兵前来,我们也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如果放纵窦建德到洛阳城下,两个人联合起来,把河北的粮食送到洛阳,那么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结束的时间遥遥无期。现在最好分兵封锁洛阳,修筑工事,不正面冲突。王爷亲自率领精锐镇守成臯,以逸待劳,一战就可以击溃敌人。窦建德被击败,王世充自己就会来投降。不出二十天,就可以生擒此二人。”李世民听从了这些建议。
于是夏王窦建德被阻挡在虎牢关,不得前行。
[按语译文]
当时的时候,凌敬曾经向窦建德进言:“大王最好出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派遣众将防守。然后派人大张旗鼓的翻过太行山,进入上党,临近汾晋,赶往薄津,犹如进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则关中震动,洛阳之围不战而解。”
窦建德的老婆曹氏也说:“凌敬说的太对了。”
凌敬的这个套路不就是孙膑使用的“围魏救赵”的策略么?连女人都知道,窦建德却不用,结果导致战败,这是为什么呢?
间谍报告说:“窦建德探知唐军在河北牧马,打算偷袭虎牢。”李世民于济河北广武南留下数千匹马匹,装成放牧的样子给窦建德看。
窦建德果然率兵从牛口出,营寨陆续延绵了二十里,擂鼓前行。
李世民麾下诸将都很害怕,李世民登高观察情况,对诸将说:“敌人来自山东,没经历过大败。现在兵行险地还校长一场,这是没有纪律的表现。现在就在城下列阵,这是轻视我。我们按兵不出,敌人的气势就衰减了,时间久了士卒还会忍饥受饿,一定会主动撤退。到时候趁机追赶,一定能击溃敌人。”
窦建德列阵,从早上到中午士卒又累又饿,都坐在那里争抢水喝。
李世民命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从窦建德西方经过,向南奔去。窦建德的阵型出现了变化。
李世民说:“现在是出兵的时候了。”于是亲自率领轻骑在前,大军在后。刚开始战斗,李世民又派史大奈等举着旗帜从窦建德后方进入战场。
夏兵看见李唐的旗帜,吓得溃散了。
秦王李世民兵至高墌,薛仁杲派遣宗罗睺率兵抵抗,李世民只是防御不出。
李世民麾下诸将请求出战,李世民说:“我军刚刚战败,士气低迷。而敌人却凭恃着胜利而骄傲,从心底了看不起我们。现在最好还是修建工事防守,敌人骄傲我军继续能量,一战就可以击溃敌人。”于是李世民下令:“谁敢说要出战,斩。”
双方对峙了六十多天,薛仁杲的粮食吃光了,很多人都投降了。
李世民派遣梁寔在浅水原安营扎寨,以引诱敌人。宗罗睺听说后非常高兴,抓紧派遣精锐攻打梁寔。
几天以后,李世民柴策宗罗睺部队已经疲劳,对麾下将领说:“是时候决战了。”
李世民派遣庞玉在浅水原南方列阵,宗罗睺派兵攻打,庞玉马上就扛不住了。
李世民自己率领大军从浅水原北方出其不意,亲自带领骑兵冲锋陷阵,宗罗睺的军队溃散。李世民率领骑兵进行追击,窦轨在马前苦谏:“现在的形势太好了,不能放弃这个机会。”继续进兵包围敌人。
薛仁杲的将士很多都叛逃了,投降李世民了。李世民得了一万精兵。
李世民麾下诸将都来祝贺,顺便问一下:“大王一战功成,还舍弃了步兵,有没有攻城器械,直逼城下。大家都认为这样不行,但是大王却成功了,这是为什么?”
李世民回答:“宗罗睺手下的兵将都是陇外骁勇善战之辈,我出其不意击溃他们,但是并没有消灭他们。如果慢慢来的话,等他们都进城,薛仁杲就有时间安抚他们,那样一来就不好再降服他们了。我追赶他们,使他们在野外,这样宗罗睺的失败让薛仁杲恐惧,没有心思筹谋反击。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胜利的原因。”大家都非常钦服李世民。
原文
唐兵围洛阳,夏主窦建德悉众来援,诸将请避其锋。
郭孝恪曰:“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据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记室薛收曰:“世充府库充实,所将皆江淮精锐,但乏粮食,故为我持;建德自将远来,亦当挫其精锐,[边批:亦是朱序破苻秦之策。]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混一无期。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世民从之。
由是夏主迫于武牢,不得行。
[按]
是时,凌敬言于建德曰:“大王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遂建旗鼓,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薄津,蹈无人之境,拓地收兵,则关中震惧,而郑围自解矣。”
妻曹氏亦曰:“祭酒之言是也。”
夫此特孙子旧策,妇人犹知之,而建德不能用,以至败死。何哉?
谍告:“夏主伺唐牧马于河北,将袭武牢。”世民乃北济河,南临广武而还,故留马千余匹,牧于河渚以疑之。
建德果悉众出牛口,置阵亘二十里,鼓行而进。诸将皆惧,世民升高望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勇气自衰,阵久卒饥,势将自退,追而击之,无不克矣。”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
世民命宇文士及将三百骑,经建德阵西,驰而南上,建德阵动,世民曰:“可击矣。”帅轻骑先进,大军继之,直薄其阵。
方战,世民又率史大奈等卷旆而入,出于阵后,张唐旗帜。夏兵见之,惊溃。
秦王世民至高墌,薛仁杲使宗罗睺将兵拒之,世民坚壁不出,诸将请战,世民曰:“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乃令军中曰:“敢言战者,斩。”
相持六十余日,仁杲粮尽,所部多降,世民乃命梁寔营于浅水原以诱之。罗睺大喜,尽锐攻之。
数日,世民度其已疲,谓诸将曰:“可以战矣。”使庞玉阵于原南,罗睺并兵击之,玉几不能支,世民乃引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自帅骁骑陷阵,罗睺军溃。
世民帅骑追之,窦轨叩马苦谏,世民曰:“破竹之势,不可失也。”遂进围之。
仁杲将士多叛,计穷出降,得其精兵万人。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一战而胜,遽舍步兵,又无攻具,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可,而卒取之,何也?”
世民曰:“罗睺所将,皆陇外骁将悍卒,吾特出其不意破之,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杲抚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则散归陇外,折睺虚弱,仁杲破胆,不暇为谋,此吾所以克也。”
众皆悦服。
补
窦建德,隋末割据群雄之一,建夏国称夏王。他深得河北山东百姓的爱戴。
郭孝恪,唐初名将。早年参加瓦岗,跟随徐世勣(李勣),后归降大唐,封阳翟公。这位爷在西域也是个大咖,曾经擒获突厥王。后来在西域战死。
世充,即王世充,隋末群雄之一。王世充深受隋炀帝杨广的信赖。隋炀帝死后他在洛阳大破瓦岗李密。后来自立称帝。李世民攻破洛阳,被生擒。
武牢,即虎牢关,李唐时避李渊的爷爷李虎的讳,改称武牢。
薛收,李唐大臣,封汾阴县男。李渊晋阳起兵以后,被房玄龄推荐到秦王府当主簿,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爵位不高,因为命太短,死的时候不到四十,那时候李世民还没登基。
凌敬,窦建德的谋主。窦建德失败后,凌敬不知所踪。
宇文士及,唐朝宰相,外戚,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封郢国公。
史大奈,隋唐时期名将,突厥人。先是跟随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后来归顺李渊,追随李世民,破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封康国公,后改封窦国公。
薛仁杲,隋末群雄薛举长子,号称“万人敌”。浅水原之战被李世民生擒,押送长安斩首。
宗罗睺,薛举麾下大将。和薛仁杲一起押送长安斩首。
庞玉,唐朝将领,封韩国公。原本庞玉跟随王世充和李密作战。洛阳城破后投降李渊,被重用。
窦轨,李唐大臣。隋朝拼爹出仕,李渊起兵后归顺李渊,封赞皇县公。跟随李世民平薛仁杲,破洛阳,进封酇国公。
感
还记得前几篇,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弱御强么?
这就是李世民理论的实践。
李世民先派遣梁寔庞玉去和宗罗睺对峙,庞玉果然不是宗罗睺的对手,眼瞅着就不行了。
李世民在关键时刻,从宗罗睺后方下刀子。宗罗睺就没办法抵挡了。
这两场,简直就是教学。我把理论复制过来,大家好好学习学习。
【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