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在第630000区块宣告进入新阶段,四年一度的减半庆典也告一段落。近期参与了很多讨论,也促使我对比特币进行反复思考,将一些观点整理下来与大家分享。
这次减半有什么不同?
第一,宏观环境的变化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各类资产,流动性宽松的趋势对于加密资产崛起是利好。疫情对经济供需两侧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而零利率的环境也使得传统资产的收益率变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更强,比特币当前处于相对合理的估值区间内,将会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但要等到全球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市场情绪趋于积极之后,预计在下半年才会有显著的行情。
第二,减半之后迎来丰水期,整体算力在前两周下降,后期会有所反弹。但丰枯转化期,矿池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未来矿池将会更加专业化,并且向综合性服务商转变。另外,海外的媒体非常关注算力集中在中国的问题,短期来看,中国依然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原因在于国内具备综合优势,主要矿机生产商、相对便宜的电和人力成本,另外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也是一个利好的环境。
第三,加密市场生态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过去4年里,加密衍生品蓬勃发展,产品功能更加丰富,流动性和产品的风控机制更加成熟,可以支持更复杂的交易策略,另外借贷市场的规模也快速增长,资金利用率得以提升。
减半之后比特币网络安全性是否会下降?
关于减半之后全网算力降低是否会使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受损,可以肯定的说,目前比特币网络是绝对足够安全的。
2013年比特币的全网算力不到10PH/s,而2017年12月比特币达到峰值2万美金时,全网算力也只有14EH/s,如今即使因为减半而下降,也是100EH/s量级,要完成51%攻击所需的成本过于高昂,而攻击比特币网络会使比特币价格崩塌,没有任何利益驱动去做这样的事情。而在更弱小的时期都没有被扼杀的比特币,现在已经具备很强的生命力,未来只会更加强大。
另外,比特币作为一个生态体系,由全球的节点来共同保护,按照19年的情况估算,全年作为区块奖励支付给矿工的价值高达50亿美金,高于许多小国家的一年国防支出,这足以确保比特币系统的安全。
比特币如何估值?
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比特币有价值,但是每个人对比特币都有不同认知、不同预期。而如何给比特币估值,目前有几种思路:
第一种是类比商品的成本定价法,基于比特币挖矿的生产所投入的矿机、电费、运维成本来估算比特币的价格。关机币价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比特币显著不同于普通商品。挖矿行业既不同于传统的垄断市场,也非充分竞争市场,因为比特币的供给函数是固定的,不受挖矿投入变化的影响。币价对挖矿收益的影响是迅速而直接的,但算力变化对币价的作用却缓慢而间接。
第二种是类比互联网来估算比特币的网络价值,主要依据是梅特卡夫提出的,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以比特币的用户数、链上交易数量、链上交易价值等指标作为变量,来构建统计模型。不可否认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对于比特币的使用需求,但问题在于,链上活动只能刻画比特币的部分价值。
第三种是最近备受关注的,S2F模型。S2F=Stock/Flow,Stock是指现有的库存和储备,Flow是年产生产量,来衡量比特币的稀缺性,Plan B进行了数据分析,证明了比特币的S2F比率和市值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移除时间并向模型增加黄金和白银,延伸得到S2FX模型。但是过多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频度的选择、聚类、拟合过程,都造成了信息损失。即使整个模型的数据结果很完美,也只是面向长期而言的“朦胧的正确”,无法对当前的市场有明确的指导。
比特币使用价值与投资价值的双面性,使得估值异常复杂,但也是一个值得去探索的方向。尤其在丰富的衍生品出现之后,比特币定价权的争夺成为了更加复杂的博弈。
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海外投资者对于比特币的兴趣越来越大。
Cash App从2018年接入一键购买比特币功能以来,每年交易量都在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的比特币交易额达3.061亿美元,是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额的10倍,毛利润也达到了700万美元的历史新高。
灰度的比特币信托管理规模也持续增长,在比特币减半后不到四天里,灰度又增持了9000余枚比特币。
另外,从localbitcoin和paxful的数据来看,在一些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南亚、南美,比特币的场外交易量也屡创新高。
第二,机构投资者在比特币衍生品市场上参与度更高。
减半之后,CME比特币期货未平仓量突破10000份,创下新的记录。而CME期权自年初上线以来,也得到快速发展,尤其在减半后的一周内,未平仓量的份额从4%上升到14%。
第三,DeFi中锁定的比特币快速增长。
在WBTC成为Dai的抵押品之后,锚定比特币的以太坊ERC20代币WBTC市值已经超过了闪电网络(LN)的容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了比特币最大的Layer 2网络。比特币作为一种价值之锚,在链上生态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比特币11年走来,经历了无数黑天鹅事件,对于无法预测冲击,具备非常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随着市场结构的复杂化,我们也非常需要警惕灰犀牛。
正如传统金融市场上,各家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相互交织,加密资产生态的机构之间也是彼此联动的,一些系统重要性机构可能存在经营风险,在没有强制监管的环境下,有可能会愈演愈烈。当市场出现大幅震荡时,单一机构的风险可能会传导到整个市场,引发系统性的危机。
无论CeFi和DeFi,风控都是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不仅要提高自家产品的风控机制,如何进行合作来提高整个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是大家共同面对的课题。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的微博@徐坤Alysa,我会定期分享关于区块链、加密生态以及泛科技金融领域的相关思考,期待与更多新朋友在数字时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