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我与13个孩子一起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周末——我们在三月三广场做游戏、读绘本、做手工,分享阅读,分享快乐。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我的“扬妈'为爱朗读'线下故事会”第二期落下帷幕。
从最初决定做亲子阅读公益故事会到今天,半个月时间,组织了两场故事会。虽然活动产出较高,会场气氛也不错,但我知道,活动中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很多细节需要调整完善。所以,我得放慢脚步,总结、消化、沉淀,才能进步。
在第一期故事会后,我就发现自己有个大问题——明明开场白和结束语都准备得好好的,可是到了真正活动时,总是把握不好时机来讲述,致使活动显得“头轻脚也轻”。发现问题后,也有意识地去调整,但第二期故事会下来,发现还是不得章法。不过,幸运的是我昨天邀请了一个超级棒的义工——小蜜蜂妈妈:曾老师!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故事会前我给她的特别分工:1、负责活动拍照;2、活动后以专业的眼光点评活动优缺点。真的很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让我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
1、在热场游戏时,我只讲完游戏规则就开始游戏。其实可以做得更好:讲完规则时,应给孩子示范游戏角色,用行动解说角色特点,孩子理解了角色,才能快速进入游戏。
2、故事开始时,我直接请出今天故事会要阅读的绘本。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先把绘本用东西包裹起来,设置悬念,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然后正式而隆重地揭开谜底请出绘本。适当的仪式感,能让孩子和家长更正视活动本身。
3、手工环节,我是讲完制作方法,然后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手工。虽然内容选择自认不错,但总是有草草收尾的感觉。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在每个孩子完成手工后,分别拿着作品去场地中间拍特写照片,让他们有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
4、活动结束时,我的活动总结太随意。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应郑重地总结一下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以及感谢大家的参与。仪式感很重要。
……
这些点评很中肯,对我非常重要。很感动曾老师的真诚相待。
而另外一个好帮手是静瑶妈妈。负责帮我维持围观和在旁看书市民的秩序。这让我可以专心地进行活动流程。
自己组织故事会,不理解的,觉得我是瞎折腾,倒贴钱还不讨好。理解的,知道我是在用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对阅读产生兴趣,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我想说的是——你们看不见的,是我的成长,还有我精神世界的丰盈。
“举办更好的故事会”这一执念,激发了我前所未有的学习欲望。我向周围所有可以学习的人请教,包括路边卖玉米的阿姨、大院里的孩子、孩子们的小苏叔叔……今天在去学习快板的路上,扬哥问我:“妈妈,小苏叔叔是老师吗?”我认真地告诉他:“小苏叔叔不是老师,但是他会妈妈不会的东西,所以他可以做妈妈的老师。”想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适时地给孩子种下一颗种子,静待花开。
用行动解读亲子阅读,用努力去迎接更好的下一期。愿更多的孩子受益于阅读,愿最初的愿望开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