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天清晨,我端着手机看完了中关村二小事件当事者妈妈的文章,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出来对达外婆说:“如果以后达遇到这样的事,我一定支持他打回去。”达外婆一副“你终于觉悟了”的表情。是的,曾经达外婆那套以牙还牙的方法被我摈弃了无数次,曾经我坚信应该以孩子为主体去处理孩子的社交问题。但在那一瞬间,透过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孩子躲在角落,一边抽泣一边洗着衣服上污秽,眼睛里满是屈辱和恐惧,这个场景直接粉碎了我的和平主义,转而寻求暴力。
但是为什么呢?我的孩子明明在客厅里一脸的明媚,为什么在我脑海中却变得如此凄苦呢?当时的我并没有问这个问题,直到在心理咨询师的课堂上老师说:“思维的特性之一是间接性。”所谓的间接性就是我们不需要直接接触,也可以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在课本上,这是人类得以成为万物之灵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去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但正是由于通过思维获得了太多的好处,我们开始被思维禁锢,或者说我们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这个定式就像一道枷锁,让我们无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中关村二小的这位妈妈无疑是爱孩子的,但在她脑中或许已经有了一道枷锁,上面写着:孩子弱小,需要保护。所以她把自己的孩子定义为受害者,而且是无法自我恢复的受害者,甚至在无数个黑夜里,她会想象着孩子的一生都会被厕所那一瞬毁掉,这个定式折磨着她,带给她更多的负面情绪,也让她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方式。但是,作为看客的我们却早已发现了另外的可能性,舆论的反转盖莫如是。
可当我们甚至带着一点批判来看待这位妈妈的时候,难道我们自己心上就没有枷锁吗?当我们评价孩子的时候用的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定式吗?我们对他们的要求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定式吗?我们每一次为孩子焦虑难道是焦虑当下?我们焦虑的其实是我们思维定式中存在的那个未来啊。
或许我们的经验是对的,但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拒绝接受其他的可能性,这一点一定是错的。慢慢的孩子也会带上一个思维的枷锁,上面写着:我没用,听妈妈的。这种习得性无助将真正影响他一生,就像中关村二小的那个孩子,或许真的会在受害者的身份里停留很久,因为在他周围“受害者”这个主体实在太过强大,强大到根本不可能变成可忽略的背景。也许,那位妈妈最害怕的结果正在由她自己一步步促成。
所以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不代表他未来就会一事无成,打一次人不代表他会变成小混混。有时我们或许该向孩子学习,学会活在当下,学会就事论事,解开思维的枷锁才能看到更多美好的可能性,而只有看得到,美好才有可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