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关注,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是不是已经死了,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明显不是的,因为向下流动的门一直开着。这虽然是个调侃的段子,却从侧面反应了广大的中下阶层的焦虑。
以教育为例,从上海幼儿园的幼升小事件里,我们感觉到了莫名的焦虑;再到香港纪录片 《没有起跑线?》 的热播,里面的观点“赢在子宫里,赢在射精前”我们感受到的就是恐慌,深深的恐慌。纪录片里的父母,精确计算小孩的出生时间,从胎教开始就以高考的姿势备战,把所有的资金与精力投入到了小孩的精英教育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想法,拼命投教育,真的正确么?中下阶级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反而像中上阶级一样矫情,焦虑起跑线的问题,砸锅卖铁参与富裕阶级的教育军备竞赛,然后淘汰出局。你所穷尽一生的终点可能就是上层的起点。社会错配资源下的中下层错配资源,可能导致孩子和家庭都失去未来。
赢在起跑线,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边是中层穷尽一生努力的更上一阶层,一边是新闻里报到的6102万以上留守儿童,本质就是社会资源出现了错配。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的经济学家宇泽弘文在多年前就关注了社会共通资本的研究,他提出了这样的反思:我们推崇着匠人精神,却以把孩子送到技校为耻,我们拼了命的让孩子学习钢琴、艺术、英文;我们希望吃着有机食品、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却在报考学校的时候,紧盯金融、经济、法律,对农业、牧业等专业视而不见……长此以往,资本主义即使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操控下,社会的资源也会发生错配,要市场进行自我纠正,代价是惨痛的;那么社会主义呢?社会主义的政府管控下,情况会有不一样么?我们看一下四周,并没有。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农村凋敝、城市困境、环境污染、医疗冲突、教育功利化的问题?
宇泽弘文提出了社会共通资本这个概念,他认为,制度主义是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存在,对这一理念,他集结成册以《社会共通资本》一书推广他的理念。
书中介绍了社会通用资本的概念及其作用和影响,针对构成社会共通资本的要素,即自然环境、农村、城市、教育、医疗、金融等逐项进行分析,明确各个要素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与作用。
在第二章【农业与农村】中,他提出,日本在上个世纪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个体农民逐渐对农耕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甚至开始期待自己的后代能够离开农村,移居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稳定的保持农村的规模在整个社会中处于理想的水平,并创造条件,弥补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差距,给予一定的收入补贴,对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提供补助。最根本的就是,从事农业生产意味着封闭自己在一个狭隘、守旧的环境中,难以预见新的发展与获得职业满足感,要从本质做出改变,引导年轻人从事农业工作,必须对农业的结构制度做出改革,即农耕外延,包括从事以农产品为中间产品进行的加工和其他生产活动,以及销售和研究开发活动,使农耕的规模和组织具有综合的业务形态。
这个现象跟当下的中国一模一样,我们的耕地被破坏,我们的林木被盗伐,我们的海洋被污染……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功利化的投身城市的基础化建设中,一部分人圈地盖楼等拆迁,而一小部分人缺趁着电商的风做起了农村电商,即为传统的农耕添加了销售与研发活动,很好的利用了社会的共同资本进行生产活动。要知道《社会共通资本》这个概念,宇泽弘文在2000年之前就提出了,如果我们能获取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置信号,我们还会抱怨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问题么,前期从事电商的卖家现在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呀。
所以回头看,社会阶层流动的问题,从来就不是问题,向下流动的门始终敞开,向上的亦然,重要的是,找到那些向上的前置信号才是关键点,希望你找到并如《社会共通资本》书中所说,我们都生活在富足的社会,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稳定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