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后来再没有故事了。
甚至,再也没想过见面。
仿佛,那么美好的夏天,就那么戛然而止了。
1
杜建军是个女孩的名字。
她和另一个叫许建军的女孩是好朋友。
她们成为朋友,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她们名字相同,又都是同一年的建军节出生的,而且在同一班,家还住在前后楼。
16岁生日,杜建军和许建军是一起过的。
在许建军的男朋友胡剑家。
杜建军的男朋友马小跑也来了。
但结果不同——
许建军和胡剑在那天接了人生第一个吻。
杜建军和马小跑,从胡剑家出来,基本就算分手了。
那时,他们刚刚初中毕业一个多月,等待高中的录取。
说起来,大家也都算初恋吧。
2
杜建军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女生,站在本班的排尾。
马小跑是杜建军隔壁班的。
马小跑的个子也不矮,也在班级队伍的后面。
做间操时,马小跑永远都要把动作做得懒懒散散的,以示自己为不良少年。
杜建军则一本正经的,很规范。
有一天,马小跑在做侧身运动的时候,随着动作,回头乱瞧,发现杜建军看了他。
杜建军的确看了马小跑一下,因为在她心里,这个男孩太二了,那副刻意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杜建军想着人家幼稚,难免就流露出了轻蔑。
所以,那一眼,在马小跑眼里是充满了挑衅的。
马小跑便继续间或着回头打量杜建军。
杜建军再没看马小跑,虽然她察觉到马小跑观察她了。
马小跑被这种无视,搞得又无奈又气愤。
3
再以后的间操,马小跑就经常看杜建军。
而杜建军好长时间里对马小跑都是视若无睹的。
回家路上,杜建军和许建军说过这个事情。
许建军就追问,谁呀?哪一个?
杜建军就说,邻班经常在走廊里唱歌那个神经病。
许建军乐了,还行呀,他侧面很像周杰伦呢。
杜建军说,你喜欢,我让他以后看你。
许建军说,那可不行,我已经答应和胡剑好了。
也许是马小跑看杜建军看得太多了,记不得从哪天起,他突然就想趁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和杜建军说两句话。
可杜建军和许建军始终是一起走的,马小跑不好上前。
终于有一天,马小跑发现杜建军和许建军旁边多了个胡剑,他才觉得机会来了。
4
马小跑是认识胡剑的。
他们一起在学校的水房后面抽过烟,还因为学校不让留当年最流行的后来被称为“乡村非主流”的发型,一起被勒令回家理发过。但出了校门,他俩就去幸福路打了一上午的游戏机,从此,就算朋友了。
但朋友归朋友,毕竟不是一个班的,接触并不多。
当马小跑发现胡剑和两个建军走到一起,他们才更加熟络起来。
马小跑在那之前摸过了杜建军的底细——
杜建军的父亲是上海知青,母亲是本地人,都是当地一家工厂的技术人员。
杜建军喜欢画画,小学的时候,她的画就被选去日本展览过。
杜建军喜欢戴围巾,因为她崇拜的一个女画家的自画像是戴着围巾的。
杜建军喜欢留小指的指甲,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把小手指和无名指交叠起来,挡着指甲。
杜建军喜欢严肃着脸,不表态。
马小跑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则,对自己也进行过分析——
他父亲是房产处的工会干事,母亲是一汽车配件厂的出纳员。
他喜欢电动游戏,喜欢看香港电影,最喜欢看《古惑仔》,最崇拜《古惑仔》里面的山鸡。
他喜欢唱歌,喜欢吹口琴,正在求妈妈给他买吉他。
他喜欢上课抄歌词,顺便练钢笔字,但不喜欢听课。
5
有了心理建设,马小跑还是有些底气的,所以,和走成一排的杜建军、许建军、胡剑就不显得特别生分。
只不过,许建军似乎明白什么,始终在一会儿看杜建军,一会儿看她。而杜建军的脸色,时红时白的,颇有些尴尬,让他就变得不太自然了。
还是胡剑聪明的,在走了一段路程,离学校有些距离之后,他故意和许建军落到了后面,让马小跑和杜建军走在了一起。
背着双肩包,把校服上衣系在腰上的马小跑忽然就潇洒不起来了,而且,脸涨得红红的,两只手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合适。
杜建军似乎也有些惶恐,左顾右盼的。
马小跑看着她的样子,找到了话茬,问,怎么了?
杜建军说,没什么……就是,怕同学或者老师看见,不好。
马小跑立刻装得无所谓了,说,有什么呀?不就是搞对象吗?
杜建军一下停住了,瞪着他,你说什么呢?谁跟你搞对象了?
马小跑又有些不知所措了,说,我,都看你半年了。
杜建军没说话,不走了。
马小跑看了眼在后面磨磨蹭蹭的胡剑和许建军,你看他们,多好。
杜建军回头看了看——不知胡剑说了什么,许建军笑得蹲在了地上。
马小跑说,走吧,别耽误人家。
杜建军想了想,继续往前走了,但显然是自顾自的,没把马小跑当成同路人,甚至是陌生人。她走得飞快,马小跑紧跑几步才追上。
马小跑说,杜建军,你可能不大了解我,这个话,我如果没有说出来,可能这事情也就不是事情了,但我既然说出来了,我是一定要一个结果的。
杜建军还是没有理睬他。
马小跑说,你不理我也没用,以后,我每天都这样跟着你,你告老师,告家长,告到教导处也没用,我不怕他们。
杜建军走得越来越快,已经开始小跑了。
马小跑节奏一点不落后,紧追不舍,直到杜建军跑进楼群,进了一个单元上楼了。
马小跑看着楼层的感应灯一层一层亮起来,到五楼,然后,灯又一盏一盏地灭掉了。
马小跑在那个楼下站了很久。
那时,春天已经快结束了,但黄灿灿的迎春花却还开着,风吹过来,暖暖的,让人相信,这是个必须要恋爱的季节。
6
事情有进展,是多亏了胡剑和许建军的。
因为每天放学,胡剑和许建军都要谈一谈,所以,许建军要比正常回家时间晚上半个小时,许建军的父母就有所察觉了。许建军只好说是老师给他们补课压堂,为了防范父母到杜建军家里打听,许建军便求杜建军陪她一起晚回来一些。杜建军也想不出怎么拒绝,只能奉陪,但一个人跟一枚大灯泡一样,也挺古怪的,而马小跑就那样不言不语地跟着她,她也就不大好把他撵走了。
也说不上是什么时候,两个人就越来越熟悉了,再后来,就近便起来,无话不谈的样子。
按马小跑的说法,他们就算搞对象了。
中考前一天,他们四个人就约好了,考完最后一科,一起去游泳。
马小跑终于有了发挥长项的机会。
他小时身体虚弱,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就把他送进了游泳班锻炼,所以对各种泳姿,他是驾轻就熟的。
杜建军看着男朋友能够卓尔不群,有些沾沾自喜,还让马小跑教了她蝶泳。
年轻的,湿漉漉的他们,纤瘦白皙,充满光芒。
毫无杂质的笑,爽朗至极,随着荡起的水波,在空旷的游泳馆上空,飘出一串串回声。
那是马小跑第一次接触到杜建军的双手和腰,其实也是唯一一次。
但马小跑太在意教学了,居然没做任何的非分之想。
倒是晚上回到家里,他突然就有些后悔了。
当天夜里,他还非常难过地梦遗了。
7
那年七月,很多个阳光充沛的日子,都是他们四个人一起渡过的。
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很远的郊外看一棵老树。
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很远的湖边捡鹅卵石。
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很远的军用机场附近逮知了。
他们一起骑自行车去很远的靶场寻找遗落的子弹壳。
……
那年七月,还下了一场大雨,城市东边的几处危房被冲塌了。
他们也一起去看了。
记忆里,救灾的场面一点都不紧张,反倒是有些其乐融融的味道。
几个当地电视台的人在采访一位被雨水毁了家的老太太,电视台的人让老太太哭,老太太死活也哭不出来,后来急了,把电视台的人给骂了。
他们蹲在平房上方的铁路边,看着一切,笑得很傻,很开心。
那一个月,过得像飞一样,特别快。
甚至,快得有些不真实。
8
七月的最后一天,胡剑和他们三个人说,明天要到他家里吃饭,他奶奶亲自下厨。
他趁着父母随单位一起去外地旅游了,要给许建军过生日。
当然杜建军也一起过了。
本来貌似很平常的一个聚会,但定下来以后,杜建军就有些不开心了。
杜建军想,干嘛我是一起的呢?马小跑怎么就没想起来提议呢?如果是马小跑提议,那主角就不是许建军了。
而马小跑也是开始忧愁的。
马小跑从小过生日,就是妈妈早上给煮一只荷包蛋和一碗混汤面的,没有其它。
马小跑想起香港电影里,有人过生日,是要切蛋糕,送礼物的。
马小跑想,那我是要送礼物咯。
想起送礼物,马小跑就更焦虑了。
送什么呢?
杜建军那么喜欢画画,就送她一支画笔吧?可是不是有点太轻了?她大概也不缺呢。
杜建军喜欢围巾,还是送她一条围巾好一些,可大夏天的送围巾是不是太傻了呢?
送什么呢?
马小跑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送什么都是要买的,钱呢?
要是在上学的时候,他就会和父母撒个谎了,比如交补课费,比如要买模拟卷子,他的磁带都是这样骗钱买来的。
可是,这个时候,显然是撒不了这个谎的。
父母给的零用钱,他是积攒了一些的,但在七月的各种远行里,都被他花掉了。
甚至最近几天,他都是在买冰淇淋、冰果或者饮料的时候,找各种理由躲开的。
想着想着,天就黑了。
马小跑想,完了,完蛋了,就是有钱,想买,也没办法买到了。
马小跑想,还好,还有明天早上和上午,胡剑说是中午吃饭的,那么早上和上午还是有可能把东西买到的。
可是,买什么呢?
可是,钱呢?
家里人都睡下了,马小跑一点也睡不着。
马小跑想起来,爸爸的钱就揣在腰上的钱夹里,他这个人就爱拉个手风琴,对钱是很糊涂的。
马小跑就又熬了两个小时,趁他们都睡熟了,溜到父母的房间门前。
马小跑哆哆嗦嗦犹豫了好一会儿,刚刚要摸进去,爸爸起夜了,一推门,险些把他撞个跟头。
他只好说,睡懵了,差点拿这屋子当厕所。
马小跑慌张地钻进卫生间,挤了两滴尿,再回到床上,心脏还跳得像不是他自己的一样。
马小跑沮丧得一塌糊涂。
马小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好像天都快亮了吧。
醒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11点了。
马小跑一下子坐起来,喘了半天的粗气——彻底没辙了。
马小跑是硬着头皮去参加那个生日聚会的。
9
胡剑做得很得体——生日蛋糕上,写的是“建军生日快乐”。
马小跑是有些了解胡剑了的,按他的骚气,一定会写“亲爱的生日快乐”。
但是,他没有,他故意含糊成两个人的。
不过,毕竟是一块蛋糕呀。
杜建军看起来一直是笑着的,只不过笑得很僵硬。
那年春晚,有个小品,说崔永元,“笑起来跟哭似的”,谁听到,都笑了,但马小跑没笑。马小跑在那个瞬间,就想起了杜建军的笑容。
在聚餐的整个过程中,马小跑没敢看一眼镜子和任何反光的东西,他怕看见自己和杜建军笑得一模一样。
他们一起吃了胡剑奶奶烧的菜。
许建军不停地说好吃,喜气洋洋的。
可杜建军和马小跑都吃得没滋没味的。
他们知道,这不怪胡奶奶的手艺。
胡剑还开了瓶葡萄酒,大家每人倒了一杯。
之前,马小跑是偷喝过爸爸的酒的,感觉自己还挺有酒量,但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只喝了一小杯,他就满脸通红了。
杜建军只是象征性地抿了一小口,再没碰那支杯子。
马小跑说,祝你生日快乐。
杜建军“嗯”了一下,就过去了。
之后,在马小跑的眼里和心里就都是支离破碎,乱糟糟一片的了。
胡剑说带许建军去书房听一首歌,两人就钻到了另一间屋子,还关上了门。
杜建军和马小跑很无语地坐在残羹冷炙前,木讷了许久。
马小跑实在不知说什么,他感觉自己比第一次找杜建军说话还难堪,还不堪。
杜建军看着马小跑的样子,是有点不忍心的,但也没说出什么劝慰的话。
后来,两个人几乎同时说了句:走吧。
两个人就离开了胡剑家。
马小跑到了楼下,说,我送你回去。
杜建军说,不用了。
杜建军就独自走了。
马小跑没再坚持,只是看着杜建军的背影发了很长时间的呆。
等再觉得自己是在看杜建军背影的时候,杜建军早都看不见了。
10
那天以后,四个人一起的活动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过了一周,马小跑去找杜建军。
是杜建军妈妈开的门。
杜妈妈说,她去上海看望姑姑了。
其实,马小跑心里很清楚,从胡剑家楼下分开,就是分开了。
中考发榜,四个人去了不同的高中。
谁能想到,这也算天各一方了。
杜建军到了二中,发现高中确实比初中要紧张了,这一紧张,倒也就把马小跑忘掉了。
马小跑读了全市最烂的六十五中,每天晃晃荡荡的。
有一次,马小跑逃了晚自修,到二中去了一趟,但被门卫拦住了。
马小跑从院墙跳了进去,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寻找。
终于在三楼最右侧一个教室发现了杜建军。
走廊有些暗,他趴在后门的小窗边看了好长时间。
杜建军坐在她们班的最后一排,低着头,学习呢,很认真。
马小跑想了许久,也拿不下决心去喊她一下。
后来,一个教师模样的人过来,喊他,问他是哪个班级的。
他胡乱应付着,就匆匆忙忙溜掉了,头也没敢回。
这个事情,从始至终,杜建军是不知道的。
11
高一寒假的时候,马小跑打了份小时工,赚了300块钱。
春节前,马小跑在商场买了条围巾,还跑到花店让人打了个包装。
之后,马小跑就骑着自行车,到了杜建军家的楼下。
马小跑犹豫了一会儿,不过细想,既然买了,就送去吧。
但是杜建军家没人。
他又跑到前面的楼,找到了许建军。
许建军说,杜建军一家去上海过年了。
马小跑就托她把围巾转交给杜建军。
许建军笑了下,说,好吧。
送出了那条围巾,马小跑就好像把什么都放下了。
而且,从那之后,他似乎就变得羞怯了,都不大和女生说话的。
他总是觉得自己给不了人家什么。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就过去了。
12
其实谁也没想过,十多年后,马小跑和杜建军在上海又见到了一次。
这时,马小跑已经成了一名警察,他到上海办一个案子。
杜建军早在七八年前就和父母一起办回上海了,在一个通讯公司做财务。
马小跑约了杜建军之后,发觉自己竟然很平静。
马小跑只是想象着杜建军来见她的时候,可能会戴着那条围巾。
杜建军刚离婚不久,却看不出什么痕迹。
杜建军说她早就不画画了。
杜建军也早就不喜欢留小指甲了。
当然,杜建军也并没戴着那条围巾。
马小跑莫名其妙地说了个慌,他说,后来让许建军转给你的围巾,是你生日那天就买好的,只是感觉当时天气太热,拿出来怪怪的,我就等到冬天了,但,没等到你。
杜建军说,哦,是吗?
马小跑说,那个夏天,我至今难忘。
杜建军说,哦,是吗?
马小跑说,谢谢你,给了我那么好的一个夏天。
杜建军说,嗐,寂寞而已。
马小跑想,原来女孩那么小就知道寂寞了呀。
杜建军想,股票好像又跌了吧?
13
他们后来再没有故事了。
甚至,再也没想过见面。
仿佛,那么美好的夏天,就那么戛然而止了。
本故事摘录自《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作者徐正超。
徐正超,编剧、导演、作家。代表作:电影《伤心童话》、《三枪拍案惊奇》;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越活越来劲》;央视春晚小品《公鸡中的战斗鸡》、《火炬手》、《不差钱》;小说《闯荡》、《果树学徒记》。
《这个结局,我可没想到》是徐正超最新的短篇小说合集,作者历经八年的积累创作,既有泛黄的青春往事,也有对当下社会人生百态的工笔白描,可谓动情动人的短篇小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