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导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文/颜克
早晨不到5点自然醒,看到微信里4:30张导回我昨天的留言,好的,忙完把照片儿发给你,现在要去航拍。以前只看到张导拍的短视频,写的文章,编的舞台剧,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张导,我被感动了!
昨天应镇长的要求,配合印象舞钢拍摄一些宣传富美尹集的视频,提前两天镇长都说他们要来拍东西,让我准备好,抽出时间过来并且找几个演员配合。前一天晚上十一点多,镇长又提醒我第二天拍摄,我回复都准备好了,人员也安排好了。
早上八点他们已经出发,我到的时候8:30多点。他们正在整理拍摄的机器。正式开拍大概九点,先是拉坯做陶的场景。铺的专业轨道,专业照像机,专业摄像机,看着他们这些长枪短炮,还有其他器材,下来得好几万块钱吧,张导说一个镜头反反复复可能要拍几百张,一个视频要从不同角度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反正我就按照我的制作流程,只管做他们拍。
把拉坯视频拍完之后是安子老师的泥塑。张导坐在他的对面,就这样看一眼做一下,一个泥塑作品,大型要半个多小时,机器就那么拍着,其他人还去村子里拍柴窑和其他场景。他们一行六个人,每个人都没有空闲。泥塑要完成也需要一两个小时,精修的部分留到后来做。晚上十来点的时候安子老师发来图片,泥塑头像已经做好,明天可以送到工作室等待烧制。我也跟安子老师提起印象舞钢摄影师的建议,做做老家复原图的定制,这也许有空间和市场,也符合我们美丽乡愁的主题,我说第一个作品就做我们妖妖之陶蔡庄工作室的茅草房吧!
最后妖妖之陶工作室的拍摄内容是软陶。因为蔡庄村要打造四季有果三季有花的生态旅游美丽乡村,我们这次软陶小视频就拍的是葡萄,本来誉森生态园的葡萄也是品种繁多,相当有名,真的希望我们的加入能让蔡庄更美好,除了自然风景,要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历史传承能,让老柴要再烧起来,让手艺继续流传。
我工作室的拍摄任务结束,他们还要去拍虎山广场,张导说一起吧,就跟着我们看看,我说好呀,也想体验一下你们的拍摄过程。因为之前看到印象舞钢发布的大片儿都那么美,看来一个好的视频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从虎山广场门口走到山顶这一条小路的拍摄,不同的角度,摄像机,照相机加上航拍,我走了十多遍。湖山广场拍完,他们还要去生态园里拍,本来我想和他们一起的,此刻已经中午1:00多还没有吃饭,我有点儿坚持不住了,我说回工作室等他们。因为答应下午帮他们拍一个场景,去姬庄村的河边洗衣服,当一个洗衣女客串一下。我就回工作室等他们。两点半左右的时候,他们从誉森回来了,叫我一起去吃午饭,说吃完午饭再去姬庄拍摄,其实蔡庄村还有几处没有拍完。比如说,梨园椿小院,誉森生态园也没拍完,张导怕我饿了等着急,就说陪我一起拍完这一条,我休息了他们继续工作。
路上和张导聊天,原来一个好的角度,一个视频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一个一两秒的图片都要经过很多次的拍摄和剪辑。这些专业我当然不懂,平时我拿自己手机自己拍一下,或者抖音拍个小视频一遍成,没有在后期下过功夫,原来那些看着高大上的,那些抖音里出了名的短视频,身后都有一个团队。想想我一个人的能力不过如此,拍的东西也就如此而已。还是做我擅长的,好好做手艺吧。
关于我们的手艺,张导也说等有机会了给这几个艺术家拍个专辑,多做一些推广。这么好的东西埋没在这里真的可惜了,如果能推广到全国,或者说在电商平台上做一下。也许就能火了,也不至于我们还在拿工资倒贴,付出和收获能成正比,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或者有更多人的人加入才能真正的成功,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的,都需要一个团队打理好各方面的工作。刚开始对于妖妖之陶,我都是一个人在操心,现在我们的团队也有十来个人,大家一起齐心合力,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
午饭的时候,一个小伙子一人吃两份焖面,是呀,干了半天活儿,一早起来可能早饭都没顾得吃到现在,真的是扛不住了,还有一个小伙子说他在剪辑视频的时候想要休息一分钟,趴桌子上就睡着了,另一个说,他跟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坐在秋千上都能睡着。他们的团队里还有两个小姑娘跑前跑后抗那么重的摄像机,镜头包,东西都背在身上,哪里需要哪里去帮忙,还时不时的客串一下演员。
吃过饭去集庄村拍摄洗衣的场景。清理河面的水草和漂浮物,捡游客扔的垃圾,从我站在桥边磨盘洗衣服的角度,都换了几个,然后拍摄洗的场景一遍两遍,三遍,还要用航拍在拍一遍。都不说之前找洗衣服的棒槌和衣服道具的时间。单从构图选景到设计前前后后也用了快一个小时,可能这个场景在视频里出现也不过两秒钟,真的能体会到印象舞钢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
他们还有好多场景要拍,我就先告辞了,张导跟我说会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点,先不说后期的剪辑,第二天还要四点多起床,赶到拍摄地点趁天色航拍。
任何工作都没有轻松的成功,但可以快乐的成功,他们是一个快乐的团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张导给我介绍他们的时候,谁在做什么,怎么构思,设计,写剧本,谁后期,推广,谁做文案……分工明确但又各司其职,美丽家乡确实需要宣传出去,视频的传播远比文字更有感染力!
也看过以前张导拍的公益短片,很多都获奖了,还有他们自己编排的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也是舞钢人第一次自编自演的舞台剧,带孩子们看一次,女儿很久都在学里面的主人公说话,还会一个人分饰好几个角色语气,这给四线小城里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太重要的美好回忆!
做自己喜欢的,为了梦想而努力,道路艰辛却充满阳光,加油,我相信印象舞钢一定会越来越好!
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