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5日更第15天
“我家孩子两岁多不爱分享怎么办?他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
最近有好几位妈妈咨询我这个问题。
首先,两岁多的宝宝不愿意分享东西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0-3岁以内的宝宝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我在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或者“我想要的东西也是我的”。他们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心情。所以,如果强行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把正在玩的东西给别人,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并且不喜欢这样强行“被分享”。
两岁左右是宝宝的一个物权期,就是他开始对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事物有了所属的概念,我们不需要强迫分享,但可以引导她去分享。
01.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平常,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都是和朵朵一起吃。如果她把吃的东西分给我,我会欣然接受,并且说:“谢谢宝宝分享给妈妈吃。”如果她实在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强迫,通常会以撒娇式的口吻说:“这个看起来好好吃哦,妈妈也好想吃哦!” 她看到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就会抠一点点分享给我。
有些父母喜欢把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一个人吃,哪怕孩子撑得吃不下去,大人也不尝一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家里只要是好吃的,都该是他一个人的。爸爸妈妈不能吃,爷爷奶奶也不能吃。
02.
两岁左右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我的”、“你的”。他们常常会觉得“我看到的/我想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你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并且尊重他们对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东西做主。
平常朵朵带玩具出去玩,别的小朋友想玩她的玩具,一般我不会强迫她分享,而是让她自己做决定,或者适当提出建议,让她作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同样,别人的玩具,我告诉她不能随便拿,如果想玩,可以问问其他小朋友愿不愿意给你玩,或者拿自己的玩具,去问他愿不愿意交换玩。
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的边界感,当孩子能够建立自己边界感的时候,也就能尊重他人的边界。
当孩子能够区分对事情和对人的态度时候,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轻松的做到,被别人拒绝的时候,也可以坦然的接受。和别人去分享的时候,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03.
公共场合下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其物品的归属,不应该是自己或者任何一个小朋友,或者大家的权利就是共同享有某物,在这基础之上,教导大家分享和轮流。
我家朵朵两岁左右的时候,玩滑滑梯希望自己一个人一直玩,别的小朋友都不能玩。我就跟她说:“朵朵,你还想玩滑滑梯呀,但是这个滑滑梯是大家的额,其他小朋友还等着玩了,我们排队轮流玩好不好?” 刚开始她可能不能好好的理解执行,现在,朵朵两岁半,她去公共场所玩时,已经慢慢学会了排队轮流,如果有小朋友一直玩秋千,她会主动上去沟通:“哥哥,你再玩会给朵朵坐好不好?这是大家的,要轮流玩哦…”
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我们在尊重他理解他的基础上,可以慢慢去培养他的分享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