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关系中,其中的两方往往会结成同盟。这种同盟关系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减少自身的焦虑;二是联合起来控制第三方。这样的同盟可以给人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力量,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无力感。
同盟关系在家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新生的婴儿在自我意识产生之前就加入了家庭内部的三角关系,并且与某个家庭成员形成了同盟关系。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婴儿也学会了利用这种同盟关系。
同盟关系可以帮助那些自认为很弱小的人与强者打交道。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往往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例如,有些人希望借助于别人的帮助实现独立自主。)与别人结成同盟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扩大我们的影响范围。
当然,和别人结成同盟关系可以增强自身的力量。许多政党都深谙此道。有些小男孩在学校被人欺负了,第二天叫哥哥跟他一起去学校,也是这个道理。有些妻子在家里受丈夫压制,就找个子女帮忙,一起跟丈夫吵架——这也是三角关系中的同盟。实际上,被当作家里最强大的人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其他人也许会组成同盟对付你。
家庭中常见的另外一种同盟关系是父母和“好孩子”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家里的“坏孩子”。在这种关系中,家里的“坏孩子”总是处于“圈外”的位置。而家里的“好孩子”往往和父母结成同盟,因为他总是表面上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或者看起来遵循着父母的价值观念,所以常常被认为是几乎“完美”的。(这种现象在同盟关系中很常见。)与之相反,家里的“坏孩子”被视为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后来,已经长大的“好孩子”接受心理治疗时,常常会告诉医生:他的所作所为几乎跟“坏孩子”一样,只不过没有被父母抓住罢了,而父母似乎认为这些“好孩子”根本不会犯错误。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羊现象”(也是家里的一个子女被当作所有家庭问题的根源)。
这种“替罪羊现象”在各种群体中都很普遍。它是人们应对自身焦虑时采用的常见手段,甚至在一些动物群体中也可以看到。有实验发现:无论何时,只要三只或者三只以上的老鼠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总有一只老鼠会被当作“替罪羊”。作为“替罪羊”的老鼠行为怪异,其他老鼠则表现得很正常。其他老鼠会攻击或者疏远这只“替罪羊”。如果原来作为“替罪羊”的那只老鼠被移走,那么剩下老鼠还会选出另外一只“替罪羊”。当实验人员把所有当过“替罪羊”的老鼠关在一起时,除了其中一只以外,其他所有老鼠都会表现得很正常。(唯一那只表现异常的老鼠是这个群体里的“替罪羊”。)
在家庭内部的“替罪羊现象”中,大多数家庭成员内心都认为:“我们大家都很好,就是那个人有问题。要是我们不能把他改正过来,就要把他排斥出去。”当人们对自我意识感到焦虑时,因为关系过于亲密而产生焦虑时,他们就会诉诸“替罪羊现象”。如果全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看起来“不太正常”的人身上,其他家庭成员就可以忽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了。
这种“替罪羊现象”十分普遍。实际上,当一个家庭中出现“问题子女”时,全家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这个子女身上,而这往往意味着家里可能隐藏着被人忽视的深层次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个问题往往是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他们对彼此关系的焦虑。当然,如前所述,父母自身的焦虑来自他们各自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经历。父母双方有些情感或人际关系问题在原生家庭中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导致他们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产生了焦虑。
“替罪羊现象”往往十分微妙和隐蔽。有可能全家人,甚至被当作“替罪羊”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现象。从表面上看来,被当作“替罪羊”的人引起了家庭内部的问题。他可能喜欢捣乱,也许会生病,或者性格比较冷漠。而其他家庭成员只不过在“帮助”他罢了。
此外,被当作“替罪羊”的家庭成员往往都不是完全无辜的,这就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大多数情况下,被当作“替罪羊”的人常常无意识地充当了其他人想让其担任的角色,甚至故意做一些让全家不高兴的事情。充当“替罪羊”的子女往往对父母之间的分歧最敏感,也最害怕父母分开。正是因为害怕父母婚姻破裂之后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充当“替罪羊”的子女会故意为父母提供一个关注的焦点,让他们不再关注双方关系,希望他们继续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反而关注“替罪羊”子女身上的异常现象。
一些家庭中存在着由(外)祖父(母)、父(母)、(外)孙子(女)组成的三角关系。如果(外)祖父(母)对父(母)的影响力有限,他们就会跟(外)孙子(女)组成同盟关系,以加强自己在父(母)面前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外)祖父(母)和(外)孙子(女)会把彼此当作平等、友好的朋友来相处。如果(外)祖父(母)在父(母)面前的权威比较强大,他们和(外)孙子(女)结成同盟的动机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一般不会特别亲密。
在某些大家庭中,还有一种由母亲的兄弟、儿子、父亲组成的三角关系。当父亲的权威比较强大,而母亲很难抵御时,这种三角关系就有可能出现。母亲的兄弟也许会介入其中,给这个家庭的儿子提供一些关爱和温暖,并且共同对付强大的父亲。
“分化”过程要求人们从家庭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从各种同盟中脱离出来,不再加入家庭成员之间的斗争,不再支持相互敌对的任何一方。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强自身的力量,或寻求别人的支持,而与别人结成同盟关系。我们必须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打交道。
如果你以“忠诚度”作为行动决策的基础,那么就会处于三角关系之中。如果你跟某人的关系亲近一些,就感到自己对另外一个人“不忠”和“背叛”,那么你处于三角关系之中。(摘自《超越原生家庭》
PS:看家庭咨询的案例,常常会看到这个家庭中的替罪羊,本书中专门花了篇幅讲了这个替罪羊,摘出来分享给大家了解,主要也是为了自己加深了解。摘录完这个,觉得这本书的仪式完成了。几大长篇,估计感兴趣耐心看完的人也不多,别人这么发,我大概率也不看,现在只为了自己心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