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有钱吗?”应该是许多小孩都问过的问题,今天在一篇教育文章里偶然看到这两个答案:
同样两个有钱的爸爸,中国爸爸一般会说:“咱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而美国爸爸的回答是:“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获得金钱。”
想起在一次旅行时碰到的一个日本导游,他是中日混血,对两种文化体会颇深,他说在给日本的妈妈打电话时,妈妈一般会问,有事吗,没事就再见;而给中国的爸爸打电话时,爸爸一般都会问,要钱吗,需要我就给你。
很显然,两种教育方式,必然带来两种结果。一个是明白了钱是靠自己努力赚来的,另一个是觉得家里有钱,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享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旗帜鲜明地赞同西方的教育。不得不说这种金钱观是我们文化中很不好的一方面,细想社会上许多不良现象都与此相关。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上那么多人疯狂揽财,拼命地赚钱攒钱,有那么多的房叔房嫂,其实,无论是富人的贪婪,穷人的拼命,许多时候都是同一个目的,为了下一代。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包袱,大家的生活是不是另一种状态。
而在孩子这一方面,出现啃老一族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由于从小习惯了这种观念,认为向家里要钱是理所当然,如果工作不好,时常会有各种抱怨,抱怨没有好父亲没有好机会,而不是先从自己的方面找原因。社会上的拼爹、走后门、投机取巧等种种不良风气其实也都是这一观念的衍生品。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多数都是教育的问题、父母的问题。愿天下的父母少一些辛苦,多一些思考,当孩子再问"咱家有钱吗"的时候,你会怎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