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决心好好努力之后,首先看的就是关于精进以及战胜拖延症之类的书,看了很多本,那些书都仔细分析了拖延症的成因、种类,列举了各种方法教我们如何坚持,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战胜自己。也有些许收获,但是,拖延的现象依旧存在。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期《逻辑思维》,罗振宇看待拖延症的角度与众不同,让我不禁双手赞同。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啊
像罗胖说的,很多拖延症的书都是妈妈式的唠叨。什么番茄工作法,什么时间管理,我如果真的能坚持下来,我还有拖延症吗?就是坚持不下来才叫拖延症啊。就像妈妈小时候对我们唠叨的话:你上课怎么不认真听讲呢,你得认真点啊!你考试太粗心,你得细心啊!这……有用吗?其实人的行为的改变,必须源于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心理和认知的改变,有了内在欲望,才能促进你外在行为的改变。
拖拉一点也无妨
长期以来,大家都把拖延症看成一种病,那些写书的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治疗,所以有拖延症的人自认为自己有病,于是不停地找药对付自己。可是想想同性恋,刚开始别人都认为是不正常的,但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认同同性恋,同性恋原来不是病,只是另一种性倾向而已。
人类本来就不是自己构想的那么光荣伟大,本来就不是理性的动物,可以说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底层心理机制。最好的方法是学会利用这个特征,把它变成有价值的事。比如你同时找几件都想拖延的事情,必须在其中选择了干,这样为了拖今天这件事,你可能就把以前拖的事情干了,拖拉的时间毕竟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强过玩游戏看电视这类浪费时间的拖延方式。
有用的方法
把创造性的任务分解成机械性的任务。很多事情拖不是因为懒,而是那些担心做不到的创造性的任务,于是一直拖着。例如看一本新的书学一项新的知识,总是看不进去,那就用笔抄写定义,多抄几遍就明白了。
让种子飞一会儿。不管事情多不情愿干,先把这件事情了解下,再去做别的。这好比高中的时候语文考试,老师会让你先看下作文题目再去做前面的题目,其实在你做题目的时候你的构思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了。
找人看着。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找一群人一起互相监督,这个时候你的另一种心理机制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虚荣心,这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可以说很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