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 严歌苓《芳华》
在2017年的末尾,看了冯小刚导演的《芳华》,看后感觉很复杂而奇妙,陌生的是时代,而熟悉的是人性。
一方面是因为电影中的年代感和文工团距离现在的生活有点遥远,所推崇的集体主义和现在的崇尚个性化有态度生活有些不同。
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影是从一位旁观者穗子的角度,去讲述刘峰和小萍的人生经历,总觉得过于轻描淡写和琐碎,人生的痛苦似乎就这么云淡风轻的过去了。
可是,人生的无奈与挣扎,困顿与不安,爱与思念,怎么会就这么轻易的度过呢?
由于是旁观者的角度,因此对于刘峰遭遇摸胸事件后跌下活雷锋神坛的内心深层次的活动却无从探知,只能从后来他参战一心求死中看出他依然是喜欢着林丁丁的。而再后来时代变革,他为生计四处辛苦奔波时,可曾有过一丝的后悔抑或是对人性的鄙夷,这就更没有在电影中探讨。
关于小萍得了精神病后是如何康复的,刘峰在她的康复中又曾给予过如何的帮助,电影中也没有提及。在这匆匆的人生中,除了小萍对刘峰在文工团中的隐晦情愫,仿若刘峰人生过客的小萍,最终却执着的陪伴着刘峰至人生最终,对于小萍的描绘,似乎总还觉得欠缺些什么。
“对我来说,我们的爱就是一切,你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对你来说,我只是一段插曲,这让我怎么舒心得起来?” -- 毛姆《面纱》
看完电影后,会很唏嘘刘峰作为好人,他的善良和勤劳并没有给他带来平顺的人生,反而是过的无比辛苦和贫困。
除了有当时环境和群体的因素,难道刘峰自己就没有值得反省的吗?
为了爱情,他舍弃了进修提升自己的机会,他一厢情愿的以为只要陪伴等待在林丁丁的身旁,自己终究是会有机会的。
如果用时下常说的一句话来解读刘峰的困境,那问题的本质就是他认知层面的偏差。
他活雷锋老好人的称号是如何得来的?靠着自我牺牲的奉献和大包大揽出苦力的干活。这有意义吗?
有,对团体组织,需要这样的人。可是对于他个人呢?从他遭遇被剔除文工团时,除了小萍,没有其他人的关心与慰问来看,老好人的称号除了禁锢住他不停的自我牺牲外,似乎意义甚微。
他的盲目善良使他只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操劳忙碌着,从而导致个人荒废了自己的立身之本,更没有精益的专业技术,同时,缺乏对时代变革的灵敏感知,以及没有自我提升的危机意识。
如果善良没有智慧和能力的加持,盲目的善良只会成为被他人利用和欺负的把柄,最终在无尽的琐碎与操劳中,毫无自我与尊严的度过人生。
人性是复杂而狡诈的,圣人是被拿来歌颂的,而不是生活的,所以,对于林丁丁那样的世俗女生,是不会喜欢刘峰这样的老好人。
当刘峰经历摸胸事件跌落神坛时,曾经称赞他活雷锋的人转头就都集中火力唾弃他,鄙夷他。
这时,窥探到人性丑陋面的刘峰,是否曾有过后悔,抑或是愤世嫉俗的痛恨?
电影中在这里一晃而过,再看到刘峰就是战场上负责任一心求死的队长。从穗子的旁白中,可以得知刘峰此时对林丁丁仍然是念念不忘,那个害他跌落此处差点命都没有的人,他还是无法憎恨她,只奢念希望她的记忆里永远有个自己。
时代改革后,解散后文工团姐妹在海南聚会,无意中看到刘峰,此时的他因拿不出罚款而无法领取自己被押的赖以生存的破车。再次相遇的刘峰,看到林丁丁发福的照片,眼神依然是温柔而平和。
他似乎对这个改变他命运的女人从来没有怨恨,也似乎对这个对他施暴的社会也从来没有记恨或抱怨,他的善良没有改变过,他似乎平静的接受命运的一切安排,或戏谑或痛苦或贫困。
除了善良,到底还有什么力量或精神支撑着他呢?
在电影中,我没有看到这个答案。他的青春,他的爱情,他的回忆,最终都沉溺于他一个人的自我感动中。
当善良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时,我们是否还需要做个善良的人?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做善良的人,但我们更要做有智慧有底线的善良人。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 毛姆《面纱》
电影最终还是在兜兜转转中,给了刘峰一个看似完满的结局。在他曾经善良的行为所结出的善果中,不经意间收得了小萍的真心。
关于小萍对刘峰的情愫,我觉得严歌苓的描述很准确,“不被善待的人更能察觉出人的善意,在困境里纠葛的感情更为长久”。
虽然最终刘峰和小萍在一起相伴,一个身体创伤一个精神层受过创伤,但在穗子的描述中,说他们俩看起来总是那么平和。
好的爱情,除了陪伴与理解,应该就是彼此能填补对方灵魂上的缺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