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按门牌号寻地儿。
之前在去影城的半道,看见注着“王府大街”的路牌标志,一下就想到了世钧家的住址。但因为赶电影开场的缘故,没转进去。抱着一种“现在那里是什么模样”的好奇,今天竟又寻回来了。
能有这样确切的地址,还是倚仗随世钧一起回南京的叔惠。他夜送翠芝回家却没记得沈家的门牌,左右没有办法只能在告别时开口询问,却也因此得见翠芝心意。我想无论换作哪个姑娘,这样的时刻被这样突然地叫住,在猛然回身的瞬间总会存一份希冀,可惜只一句无关风月的问话便已打得它支离破碎。叔惠瞧见她未及遮掩的泪眼狼藉的凄梗模样,只得假装不见,硬着头皮问出门牌。他这样聪明一人,自然明白翠芝的心思,但道了再会之后,也只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一开始避了,那一辈子都在避了。我想翠芝在最后应该也是等不到叔惠的。
“王府大街41号”只是一个由头,让我借此初窥翠芝于叔惠的情愫,它具体为何对于故事本身无足轻重,却毫不影响我对这个随意而定的地名的探知欲,因为书中少有这样清楚的地标。虽然故事在上海展开,但除了三人上班的那爿厂子、杨树浦、许叔惠家和曼桢家的那条衖堂,没再提及其他位置了。 南京倒是不同,因为世钧老家在那,描写笔墨一样不少,再加上我是在南京读的大学,牛首山、夫子庙、玄武湖、清凉山,这些地名更添了一份代入感,反倒有种故事背景在南京的错觉了。也许将半生缘读的这样仔细,正是出于对熟悉的方言和环境的自然亲近。
才知道门牌号的排列是一侧单一侧双。
循着单数边,入王府街。一户挨一户尽是商家店面,猜着41号应该也差不远。书里那儿是一爿皮货店,四面围着一个楼窗都是宝蓝彩花玻璃的走马楼,好奇现在那地界上是间什么样的铺子。
数到41号了,却是带着附号的临时门牌:41-1临和41-2临,竟分成了两间门面。一间是老长沙湘派土菜馆,一间是叫西雅图的服饰店,紧紧倚在附属三茅宫小区的一栋住宅楼前。
用步距丈量两间商铺的总长,二十四步,那该有十二米了,世钧家的皮货店真不小。那间服饰店倒有点承旧业的意思了,若是店主碰巧也读着半生缘,在看到“王府大街41号”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有趣,会不会有重新装修作半生缘这样一个主题的想法,说不准真能引来茫茫多的书迷。
走到对街看个全貌。就在眼前这间店堂的楼上,有过一位道貌俨然的旧式商人沈啸桐,有过一位极善装佯的沈老太太,有过一位尖酸小气的沈家大少奶奶,也正是这间铺子,使得故事情节在上海和南京的重复往返中不断铺陈。
第一次回南京,就在眼前的铺子里,世钧初尝相思,翠芝初见叔惠。二返南京,世钧辞职承父业,与曼桢异地相恋,也因为世钧的贸然辞职,极希望他出来做事的曼桢藏下心结。三写南京,翠芝再见叔惠,悔去原有的婚约,曼桢第一次进世钧家,却让啸桐想起了曾为舞女的曼璐。曼桢姊姊的过往终成俩人的一道大坎。
虽然书只看到一半,但读到世钧将曼桢摘下的红宝石戒指扔进纸篓,负气离开的时候,我清楚他们的爱情应该是走到下坡路了。
尽管不知道之后还有怎样的波折,但时而天真的曼桢的确是不会嫁进眼前的这间铺子了。
记2018.12.16
2019.2.2附:
读完全本再回来看这篇日记,原来当时真是停在了整个故事的节点。
原先想着世钧和曼桢的感情会走下坡路,却是没想到作者竟连这条下坡路都没打算给。两人的爱情仿佛一段悬崖,到头了便直接落进风里,踏不到实处,等令人窒息的呼啸的风流一停,却已经结结实实地触了底,摔个稀烂,再回不去了。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爱上张爱玲的,明明能将爱情故事写的那样浪漫醉人,终了却都成了一个个如此“刻薄”的反浪漫的故事,又爱又恨。
摘两段句子,最喜最悲。
曼桢倒有点着急起来
望着他笑着,“你怎么了?”
世钧道:“没什么——曼桢我有话跟你说。”
曼桢道:“你说呀。”
世钧道:“我有好些话跟你说。”
其实他等于已经说了
她也已经听见了
(如此相恋)
世钧逐一看过去,有许多都是他没有看过的,但是他觉得这都是他的书,因为它们是她的。
世钧也来照镜子,笑道:“你看我上南京去了一趟,是不是晒黑了?”他立在曼桢后面照镜子,立得太近了,还没看出来自己的脸是不是晒黑了,倒看见曼桢的脸是红的。
他只管催她走,可忘了放掉她的手,所以她走不了两步路,又被拉回来了,两个人都笑了。
(热恋)
(相隔14年,世钧重逢曼桢)
也幸而她不是跟从前一模一样,要不然一定是梦中相见,不是真的。
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