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王阳明心学全集》004
读完这本书,除了了解了下圣人的圣言圣行,对心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外,也对作者对心学的深刻理解,及深厚的文笔很是叹服!读此书时,仿佛化身为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在风景秀美、虚无缥缈的仙境中与圣人学道、论道。 当然读这本书的最根本目的还是了解心学的内容,从而指导个人的实践,成为更好的自己。近年来研究心学、以及推广心学都极为流行,我想是心学智慧有利于解决当今个人,乃至社会的一些问题。果不其然,读时细细品味,慢慢思考,实地践行会发下心境有了不一样的变化。王圣人用一生践行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千万不能浅尝辄止,需不断深入研究,方能看到自身较大的变化。
下面来谈谈从书中学到的心学知识及其他学派知识:
1. “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就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
2.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本体,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善恶之分。而产生常人思想中的善恶之分的观念,只是心意年头的萌动而已。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良知,具有我们难以想象的认识能力和洞察能力,它本身只能分别善恶,而不为是非所囿。知了善恶,不断为善去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物致知”。
3. “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以便让真正的智慧如实的呈现出来。“致知”就是王阳明常说的“致良知”,即是要解放思想,发现、明悟心灵的本体,自信自决,做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写的人。
4. “以心印心”的智慧,是指巧妙地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一种正面积极的能量传达到心中,促使自己摈除愤恨和畏难等各种负面因素,从而使自己的心境和行为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其实心境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细细揣摩那些表现特殊之人在某种境遇下的心态并模仿他们的信念及做法,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会获得与他们相同的信念及一样的处事方法。
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明悟一种光明的德行,要亲近天下之人乃至万物,进而达到一种至善至真的境界。
6.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达到了定、静、安的境界,才能正确思考问题,无论想什么都有收获。
7.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你能真正地修身、养性、存理、致知、升华自己对待事物的心态,调整自己认识问题的方法,那么你的气质就会改变,心理素质也会变得非常强大,与别人不一样了,碰上难题就能正确对待,能随时随地保持心境的平静。
8. 如果懈怠的情绪上来了,不想去看书,也要马上采取行动,就硬要去看书,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将心收起来,放到看书上面去,在行动中克服各种烦扰情绪,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9. 事上磨炼就是要不断从自己经历的事实中来体悟正念的作用,在实践中牢牢把握正念。
10. 中和之道,强调要按心的本来状态来处理情绪问题,平时一片清虚灵明,事情来了按其本来面目反映它,当喜则喜,当悲则悲,事过则不留心。
读圣人言,确实有修身养性之功效,需持续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运用心学智慧于实践中,方能真正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