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本身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而一部三国借三国史实的基干和框架另描写了一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三国的舞台上,我们感受着他们的悲欢离合,而这一幕幕也让他们在历史上永垂不朽。
《三国演义》是中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以曹魏、蜀汉、孙吴为代表的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另外,《三国演义》沿袭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体现了人民朴素的拥明君、反暴君心理。由以魏蜀两国的矛盾作为全书的主干,但又以蜀汉作为重点,并采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使小说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三国这个舞台也为不少英雄提供了用武之地。而蜀国中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魏国就没那么幸运,而是把曹操,司马懿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也正因为有了代表,因而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范,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胸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少年有为的孙权。。。。。。
看了三国,觉得曹操的形象更为鲜活,而他所说的“也许你们以前看错了我,可是现在呢,你们又看你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世人都去骂他奸雄,却也只能去骂骂,虽然他奸诈,狡猾,狠毒,但哪有十全十美呢,也正因为这些种种缺点也使得他更为真实,却也不能否定他优秀的一面。他通透,当十八路诸侯聚集时,他看到他们表面团结,实则各怀鬼胎,他惜才,当关羽弃他而去寻找刘备时,他亲自送他,伤心不舍之余也看到他的真性情,他洒脱,尽管人人骂他,他却不以为然,一封讨贼檄文他看后竟头疼奇迹般的好了,拿得起,放得下,赤壁之战的失败,他没有怨天尤人,以平常心对待,胜败乃兵家常事,胜不骄,败不馁,活出了自我。在现在这个压力大快节奏的时代下,这份洒脱,这份豪情,这份自信也正是我们所学习的,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活出真实,活出自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但曾经的浴血厮杀,曾经的金戈铁马,已随时间远去,一切成败得失功过是非都已经过去,被历史的长河所吞噬.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即象是对英雄伟业的映证,又象对其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依旧”和“几度”在变与不变的现实中挣扎.或许世界真的就是如此,充满着变与不变.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或许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心中才会有这份凭吊古战场的苍凉而从容,沉郁而超然.“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的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