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十几年前,鸡汤盛行,那时候能抱着一本《心灵鸡汤》感慨人生能有如此觉悟那便是功德圆满了(虽然那时我还小)。鸡汤素材也是我们写作文中必要的素材,似乎多了几个鸡汤素材,文章都能拿高分。
慢慢的,后来,人们开始反思鸡汤了,根本原因是,没用!鸡汤只是调解了人的心理,让人觉得读完之后当时很解气,但事后回到现实中,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具体关于鸡汤的观点,我写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出门左拐,在我的空间里有。
鸡汤从兴盛到落寞的现象,让我把注意力放在了现在非常火热的干货文章上:如今非常盛行的干货,将来也会落到和鸡汤一样的结局吗?
我的答案是:会!
原因:一没用!二没品!
首先说说为什么会没用。
干货和鸡汤最大的区别就是干货会教你如何去一步一步操作,是一个个方法论,是将书本知识链接到现实的阶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说没有用呢?
我认为,没用的根本原因是不用!
第一,人容易选择无能。当一篇篇干货文章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了,因为答案总比问题多。所以往往解决一个问题的干货文章有很多,当一个人出现选择无能的时候,就容易烦躁,导致宁愿不去学习这些干货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学哪一个。(所以选择的方法论一定要学啊!)
其次,人自然是懒惰的。就算他学习了干货知识,他依然会因为自制力差而不去实践,或者说是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实践。我曾向朋友推荐赵周老师的“拆书帮”阅读方法。这是一种能非常好的将书中的理论实践到现实中的方法。结果朋友在读书之前,在网上搜索到了赵周老师的书名《这样读书就够了》,随即就被“吓到了”,果断放弃阅读。我很惋惜,因为朋友自己思维里的墙让他自己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实践机会。
最后,干货文章太乱。新媒体的盛行,让每一个人能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声,吸引粉丝。而为了吸粉,很多干货文章的作者成为了标题党。为了吸引读者,往往用非常夸张的标题,读者不是傻子,在多次上当之后,就开始对标题免疫,而这种免疫很容易攻击到所有的干货文章,导致好的干货也被误解。另外,目前干货这种东西非常杂乱,无法向书一样形成一个系统,这样容易形成的结果就是今天读了,明天就忘了,这种碎片知识占用了碎片时间,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我为什么更爱读书的原因,因为书会以一个系统化的方式去解释问题。
所以,由于人自身和干货文章的缺陷,人们不去实践干货文章里面的方法论,自然就无法达成想要的结果,自然就觉得干货没用。其实不是没用,而是不用。
然后我们来聊聊没品。
这个我是比较认同的。干货文章有点太功利,因此感觉品味很低。
因为干货往往都是非常接地气的,作者组织文字,是为了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通俗、有趣的表达出来,让所有人都容易看得懂,并掌握其中的要点。所以这类文章的文笔、创意、哲学思想并不是非常的丰富。台湾作家郝明义在《越读者》一书中,上述的两类文学作品比作主食和美食。主食往往是能够管饱的,是能够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尽快达成结果的知识和方法,而美食更注重的是给人带来的愉悦感,是能够让人思考一些精神世界和终极答案的文学作品。
关于这两类文章,个人认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当一个人还无法能够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并独善其身的时候,应该多吃主食,多学干货。因为这是能让你求存的基础。而当求存没有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去增加美食了,去阅读如哲学等精神高度更高的求真类文学作品。比如秋叶大叔,他的文章就很干,前段时间我就看到他试着去写诗,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世界了。但前提是人家秋叶大叔很干啊,是求存方面的高手,而如果跳过求存状态直接去求真,容易被困在象牙塔中,不接地气。
我是搞类金融的,我把这两类文学作品也有个比喻——投资收益。求存的干货作品,能够带来高的投资收益率,但是期限较短,因为学了就能用,而且马上就能带来效果,但任何一个方法论很容易因为时代的更替而失效,比如将来人工智能就能代替很多人类的工作导致我们现在的方法在将来没有用。而那些求真的更高精神方面的作品的投资收益率较低,但期限很长。这类文章你只能用来提高自己的境界,但时间越久,这种境界带来的人生效益越明显。如果用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投资的话,那在年轻的时候多使用投资收益高的工具,完成资本积累后,再多使用收益较低,但期限更长的理财工具。我现在就处在积累资本的阶段,因为品味低,文学素养差,像《瓦尔登湖》一类的文学著作暂时无法品尝。
所以我认为,在将来,因为没用和没品,人们对干货的文章需求会降低,但于此同时,干货作品也会更加的精简,更加的系统,更加的纯正,更加的易于实践。但是最终,无论是鸡汤,还是干货,或是更高层次的文学作品,都应该去品尝一下,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我很喜欢罗胖的一个观点:读书,就是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和一个有趣的人交谈,把他的经历变成我们的经验,把他的知识变成我们的见识。我更喜欢罗胖的另外一个观点:希望自己在死之前,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清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