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时候,获取知识的难度很大,渠道单一。除了宋代,重农抑商是普遍现象,导致人才发展更为单一,功成名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科举,给帝国卖命,收割韭菜。
当代的教育军备竞赛也不比以前逊色,小孩从小各种补习班,生怕输在起跑线。近年各种小学生不带安全绳玩蹦极,网上惊呼,小学生就开始内卷。
为什么一定要去挤这个独木桥?一定要去抢这个拥挤的电梯?让所有人体验糟糕。
人的前额皮层到2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可以说才是真正的成年人,而人的语言,共情能力,要到中老年才是巅峰,回头看年少的苦逼蹦极,不是很搞笑吗?但又是谁的错呢?
这个小时候不努力的孩子,大了就一定要伤悲吗?人生可不只一个起点。
2.定100分目标,收获80分。
典型的非人性做法,把人当机器,拼命压缩人性。在一个独木桥上,要想获胜,只有比别人更没脸没皮,更加不要命。6点起来占图书馆,半夜不睡觉苦读之类的。
《心流》的作者提出,好的目标是略高于实际能力的,能够带来持续的反馈,能让人感到进步,达到忘我的境界。
若是为了健康,为了功名而锻炼读书,放过去,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可要斟酌下。
机器越来越像人,如果再把人当机器搞,不是自毁长城吗?苦心积虑,死记硬背的东西,机器可以毫秒间搞定,还会说,我带你们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