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财富问题,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首富梦。
可是最终财富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变得富有呢?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找到答案。
1.穷人如何认识财富?
2.穷人如何对待财富?
3.穷人如何改变财富?
第一个问题,财富在穷人眼里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没有具体的形象。
他们知道钱是数字,汉字,却不会在潜意识里出现一画面,从而加深对金钱的印象。
比如,在脑中呈现出一辆车,一座房或其他你想追求的愿望,升职,加薪或做出成绩。
潜意识不断深化这些印象,通过具体的刺激,人们更加会为之努力,而摒弃恐惧或怀疑。
穷人对设立的财富目标不坚定,左右摇摆。
当明确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人们眼里就只剩下问题了。
要么会改变目标,要么会中途放弃,所以,制定一个大目标是不容易发生变动的。
这样你就不会看见问题,而只为目标努力。
比如,为自己设定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有生之年都会为之努力,而忽略了遇到而问题,也不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第二个问题,穷人之所以没有执着的去改变财富自由,因为他没有把财富当作人生的必需品。
只停留在轻而易举的获得,而不是去积极的争取创造。
比如,在很深的一个陷阱里有一个钱包,钱散落一地,你可能会想法去拿到。但多次失败之后可能会放弃。
但如果是一个人掉在了里面则会想法设法去营救。
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差别,没有强烈的愿望就没有迫切的得到,才会对财富绕道而行。
所以,在财富问题上总有借口和理由,满足于现状。
只有付出110%的努力才可能收获财富上的成功。
比如书中所举事例,如果想锻炼肌肉,如果目标是举十次铁块,肌肉却是在第十一次时成长最快。
所以,80%是做到,100%是达到,110%是成长。
第三个问题,穷人要通过自己的优势创造财富机会,而不能只关注劣势。
避免与劣势的抗争,节省精力;拉长优势,获得持续动力。
找一个比你成功,能够督促你发展的教练,用他们的经验激发你自身的能力,而得到进步。
教练为你立好标杆,自己只管努力,这样就可以实现更高的目标。
比如书中所说一位有67年经验的护林员,他熟悉每一条道路,每一种植物,自然灾害,天气变化,蚁穴蛇洞,如果跟他学习半年是不是就拥有了67年的经验了呢?
所以,在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找到一位能够指点你迷津的导师,也会有丰厚的收获。
比赛是消极防御还是主动进攻,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