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沟通具有巨大影响力,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面部表情表明了你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不管你在哪里,都能辨认出他人表情的含义。
你的注视行为也是一种非言语的沟通行为,如果你只是在注视着一个人,其实那就是在跟那个人发出了示好的信号,让对方觉得你对他感兴趣.
而且,当你遇到了一个面部表情和善的人的时候,你不仅会被他所吸引,即使你把视线从他的身上移开之后,你也会寻找机会再多看几眼。
在非言语的沟通之中,身体动作传达的信息虽然不够明确,但却很有用,它能够暴露出你内心的感受,比如美国海关的检查员能够只凭旅客不安或焦虑的身体信号,来检查旅客的行李中是否有走私物品。
坐姿也是非言语行为的一种,通过一个人的坐姿,我们也能判断出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如果一个人的坐姿是开放的和不对称的,而且占据了更多的空间,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的坐姿恰恰相反,他们的坐姿总是显得拘谨和对称。
你与一个人所产生的身体接触,比如拍肩膀或是勾肩搭背,都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不论是你碰别人,还是别人碰你,你和对方都可以从你们彼此之间的身体接触之中,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如果你与对方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的话,你们的身体接触也会渐渐地多了起来。
人们必须离的很近才能发生身体接触,所以人际距离也是非言语沟通的一个表现形式,研究者将我们的前胸向外延伸至46厘米处的范围称之为亲密区,将距离我们身体46厘米到1.2米之间的距离称呼为人际区,将1.2米到3.7米的距离称之为事务区,将超过3.7米的范围称之为公共区。
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人际距离的数据划分存在着独特性,但是无论人的偏好如何,人际距离都是测定人际交往亲密程度的巧妙手段,人们通常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保持着距离,比与权利和声望较低的人所保持的距离更远。
你和他人在沟通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没有具体的含义的声响呢?比如突然地喘了一口气,或是轻轻一笑?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副语言现象,所谓副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在说话的时候,除了词句之外所发出的各种声音特征。
关于副语言,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某些人说话的时候故意摆出一副“娃娃腔”了,什么是“娃娃腔”呢?还记得大人们和小孩们说话的样子吗?
“娃娃腔”就是这样一种语调多变、音调偏高而且节奏独特的强调,其实,我们不仅用“娃娃腔”和小朋友们对话,在跟爱人、宠物还有病人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不经意地使用这种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