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爱德华.L.德西的《内在动机》,作者介绍到控制的行为分为两种类别:
1、顺从,即顺从掌权者希望实施的解决方案。
2、反抗,意味着仅仅因为人们期望你怎么做,你就一定要悖逆这种期望来行事。
顺从和反抗代表着对控制的互补反应。反抗是人们不服从控制的外在表现,它与顺从不稳定地共存。而顺从则是人们服从倾向的表现,但顺从本身的代价是深深的疏离,它会产生各种不良的后果。
本书的目的是:利用全面的动机研究来探究自主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思如何在疏离的世界中促使人们负起责任。
我理解作者提出的内在动机,是个体按照真实的意志来真实行事,以达到和自我的整合,此时自我等同于个体,那么做的事不再需要外部驱动,而称之为对自我的专注。也就是说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只是为了获得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兴奋感、成就感和个人满足感。无论结局如何,享受过程才是我们获得动力的真正来源。
例如,小宝宝在刚开始学习走路时,他不停地摔倒再爬起,在这个过程他逐步地感受其腿部的力量感和走路时的平衡,即便摔倒了也不能停止他探索下一次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个体和自我是一致的。若大人因担心小宝宝摔倒而阻止或提供帮助时,往往会打断他的这种体验过程,会令其无法感受到自主控制的真实感受。此时,小宝宝的个体是被大人控制的,而宝宝的自我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走路。个体与自我的矛盾产生,顺从的宝宝刚会不再探索,依赖大人的辅助而走路;反抗的宝宝,则通过哭闹来拒绝来自大人的干涉与帮助。
在我过往的认知里,总是用各种外部条件来激励孩子,有时是物质、有时是语言。记得以前会用让女儿积累小红花来换取相应的奖励,但一开始女儿还热情满满,但实施到最后,女儿会不想争取小红花而放弃所谓的奖励,又或者用小红花来跟我讨价还价。当我停止小红花的奖励时,她也就停止了我认为应该做的行为。用作者的话来说,女儿的自我并不想做我规定的事,但她的个体又逼于我的压力顺从,而她的自我和个体产生了矛盾,对她来说这种矛盾要嘛令她放弃,要嘛令她抗争。
内在动机的关键是人们希望成为自己行为的“本源”,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纵的“棋子”。从这个角度看我给女儿设置的小红花计划,反而削弱了女儿对行为的掌控感,将其变成某种受到外部控制的东西。时间久了,慢慢地其她失去与内在自我的联系。
那么,为了不削弱人们的自主感,难道就令其为所欲为吗?作者提出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制度和设定,在不破坏自主感的前提下进行引导。
1、给予选择权。通过给予小小选择的机会,改变人们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内在动机。在适当合理的范围内,让孩子自行选择。比如在完成功课后,孩子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娱乐方式。
例如:我想让女儿每天抽点时间进行阅读,但她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解来拖延或者拒绝。后来,我重新跟她商量,由她决定了一天看50页,并且什么时候看她自己安排。当女儿被赋予了权力,有了选择的机会,她的内存动机就增强了,因为选择支持了她的自主感。2、通过在给予对方奖赏的方式和措辞来传递对其的认可,而非控制。奖赏的初衷是激发他人的动机,但若是以控制为前提,那么奖赏将破坏了这一初衷。反之,不要试图塑造对方,只是在表达感激、以身作则,或者只是为了给孩子真正想要的或需要的东西。
例如:我和女儿约定在她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后,可以让她看会动画片。有一天,她很高效地在早上十点前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于是她说她现在可以看动画片了。可是我下意识地拒绝了,我心里想这么早,早上十点就开始看动画片,作业有没有认真做,这么快就完成?女儿因为我的拒绝生气地回房间了。
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想起了《内存动机》里的“以控制为前提的奖赏”,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想通过奖赏孩子看电视来达到控制孩子学习,此时的奖赏是错误的。自我反思后,回到房间向女儿道歉,并表达了刚才行为背后的担心。女儿将她的计划和作业给我看,表示她是认真完成的,只是今天的状态很好,所以完成得比较快。我们和解了,我也履行给她看动画片的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控制,最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父母控制孩子,并且在孩子成年后也可能是孩子反过来控制父母。人终其一生都在纠结自己是否在做自己的选择,也就是自身的行为究竟是自主的还是受到外部因素或者某种强大力量的控制。
在家庭里被父母控制,在学校里被都是控制,在单位里被领导控制……在这些关系中,我们要需要在感到自主和支持他人自主之间谋求一种微妙的平衡,从受控制方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对方是一个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操纵或控制的对象,就可能在不损害个体真实性的情况下鼓励他肩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