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东坡在黄州
42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苏轼上一任职务是湖州知州,在宋代知州是个五品官,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市长。
被贬黄州后,苏轼成了团练副使,宋代的团练副使是个安置贬官的名头,没有具体职务,勉强算个从八品。
官职级别和薪酬俸禄,肉眼可见地降低了很多,从来没在金钱上计较过的苏轼,还要养活一妻一妾和三个孩子,一时间过得穷困潦倒,几乎揭不开锅。
机智如苏轼,很快就开始加强“财务管理”,一边节流一边开源。
首先是节流。苏轼把一年的钱分成12份,每月1份,然后再平分成30小份。钱分好后,一份份挂在房梁上,每天取下来一包,用作当天开支;结余的钱存在竹筒里,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是开源。苏轼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在黄州城东的山坡上开荒种地,从播麦插秧开始,逐渐种下了枣树、栗树、桑树,生活也逐渐宽裕起来了,苏轼由此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住了四年多,诗词书画造诣走向巅峰,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作于此时;写诗种地之余,他还自制了东坡肉、东坡肘子,日子越过越滋润。
《增广贤文》有“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讲的就是这种精打细算过好生活的道理。
02 四个财富密码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这句话用短短8个字,揭示了平稳积累财富的密码,可以从四个层次来展开。第一,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在现代社会,人们容易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认为勤俭节约是一句过时的口号。勤劳创造财富,节约积累财富。如果没有勤俭节约,普通人要从哪里得来人生的第一桶金呢?勤俭节约,是财富积累的第一个环节。
第二,计划开支。
计划开支是确保平稳生活,实现初步积累的重要手段。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争取不断地有些结余。通过计划开支,还可以做到花钱不盲目。例如,去考证、去买包,这是消费,还是投资?是在买情绪价值,还是赚钱能力?计划开支,是财富积累的第二个环节。
第三,善于理财。
善于理财会带来“睡后收入”,是财富升级的重要途径。要合理配置资产,分散风险,选择多种投资工具和渠道,优先考虑实物资产、股票、指数基金等抗通胀资产。哪怕是只爱买房,也要避免房产集中在一个城市或一类城市。善于理财,是财富积累的第三个环节。
第四,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一夜暴富的反义词,是提倡用战略的眼光和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最丰厚的收益。股神巴菲特崇尚复利战略,他选择优质的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让时间为他创造巨大的财富。长期投资,是财富增长的终极法则。
03 结语
勤俭节约、计划开支、善于理财和长期投资,是实现财富积累的四个重要密码。苏轼在黄州,通过梁上取钱和东坡开荒,用了两三年时间,从一贫如洗变得手头宽裕。不论在什么时代,环境严峻、收入减少或是消费降级,都困不住一个乐观坚韧又热爱生活的人,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