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游记—文化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郑州

        已是子夜的郑州,带有轻霾的夜空,即使是阵阵褪去热气的凉风也不能使之驱散。空气中散漫着啤酒与烧烤,夹杂着嘈吵与喧闹,让本该安静的城市,显得喧热非凡。或许,这就是我对郑州的第一印象。第二日,会议结束后,走在酒店附近的街道路边想感受一下郑州的人文气息。街旁行走无序的车流,带来股股热浪,并不能减退游散在路旁的小商贩、孩童、老人、孕妇。小商贩们不断的吆喝声,孩提们朗朗的笑声,以及各式人们的谈话声,让矗立在人民路上粗壮的大树好像也在谈论什么。行走的不远处,隐约看到一处,没有超过膝盖的低矮土坯。走进,杂草摇曳在晚风,几个现代字体生硬的嵌在土坯中“亳城古城遗址”,调皮的孩童们追逐在其上,传来的笑声,不禁一股悲伤之意油然而生。3600年前的郑州是商文化的发端之地,亦是中华文明的启蒙之地。闭目,笑声与车流声在晚风中回荡,仿佛种种景象显现在眼前,繁华与喧嚷的商街,络绎不绝的行人,甚至战乱与破败的城墙。在历史的进程中,古遗址在风中被慢慢啄噬,重重景象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或许几个看起不自然的现代汉字,让残留的气息停滞在城市的一角中。继续慢行,霾浊空气让街边路灯提前逐一照亮,无序的街道,无序的行人,无序的车流,却能正常的运行着。形色的灯光穿透浊气,点亮了夜空。此刻,眼前不再有低矮的土坯、污浊的河流、破旧的民房,相反,高大的地标建筑、闪烁的商业牌匾以及如意湖畔欢快的歌声让郑州城如音符般律动起来。

草木之伯

登封

        时间的限定,第三日,我们准备前往登封少林寺,去感受少林功夫与文化。从郑州到登封的车程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本打算欣赏沿途的中原嵩山腹地之景,却被轻浊的空气,带来种种睡意。中途醒来后,路边各式少林武校的广告牌,映射了多少年少行侠仗义的少林梦。可以说,少林文化已开始浸润在仍带困意的身体之中。来到景区,远处就可见双手合十的少林僧人站像洒脱在正阳中。

草木之伯

        少林寺在嵩山自然景区中,尽管已是午时,天气并不是很炎热。进去后,景区的游客不是很多,同大多景区一样,小商贩们买着各种与少林有关的纪念品,远处传来的佛音大悲咒与电影《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交错,让心境更快融进着少林氛围中。各种与少林有关的主题,微妙的涂画在路旁墙上,大多是展现少林功夫,有童子功、有猴拳等,与之相对的是仍在修建各种工程,扬起的尘土,却别有意境。路旁马步位的小和尚石椅,甚是可爱。莲花形的石砖间断出现在步行路上,可想设计者多么用心将少林文化渗透在嵩山个每个角落。来到主景区,首先就是千万怀揣少林梦、功夫梦或是虔诚佛教徒必去之地,素有“千古一刹”的少林寺。密林绕红墙,烟雾缭钟声,建于北魏的少林寺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减退佛学气息。门额上康熙提有“少林寺”的字样,虽已穿梭几百年的历史隧道,但仍不乏皇家之风赋予的灵气。同大多的佛教建筑一样,基本都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的佛教建筑格局。轻踏青灰色莲花型的石砖,仰望深褐色古树午后欲吐的新芽,礼拜自唐至今200多座砖石构建的塔林,佛文化在少林功夫的承载下,深深印在嵩山的每一个事物上。

草木之伯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人生的抉择中,人们总容易在在十字路口提出“敢为路在何方?”的困惑,正如我们行程的经历一样,在面对如何去三皇寨的时候,不知是坐缆车还是步行。生命的精彩就是因为前途的路永远是未知的,却无时不出现可值得欣赏,可值得反思,可值得学习的景色或事物。尽管我们放弃了选择缆车的形式去领略嵩山的景色,选择炎日下步行曲延的小路,但是结局却令我们开悟很多。三皇寨属于嵩山少室山系,以峰怪、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传说夏禹的第二个妻子涂氏,居住于此。因此,很值得去欣赏和游玩。已是未时,正是一日中最热的时刻,此时的山路只有两支疲乏的影子,仍然无知的在冲着三皇寨行去。汗水不停的流淌在两颊,总想着好不容易来一次,即使累垮,也一定要尽可能饱览嵩山之景。

       或许,这份贪念总会被佛环境的“放下”熏陶而逐渐消磨。又或许,即使没有路标的山路让前途一无所知,却早已被佛文化的“缘分”安排好一切。偶遇从山上下来的少年,皮肤黝黑却不乏精炼之气,双立似箭的眉宇散发一股坚定与执着。疲惫的我们前去询问前面路途的情况,后得知想要饱览三皇寨来回至少要4-5个小时左右。时间再次限定行程,我们准备原路返回。在返程中,不时和帮我们的少年,询问着三皇寨的风景,以及来次的目的。也许,最美的风景并不是你所看到的,而是你与我在聊天中自我的无限想象。得知少年前来嵩山,是为了追求少林梦,并且做好最坚定的信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谈及各自梦想时,却无意中发现少年的身影已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再次回到主景区中,被成群结队,统一着装的少年们所吸引,小到6、7岁,大到17、18岁,走在景区中的另一侧空旷之地。原来,有所武校办在景区中。尽管少年们看似有年龄之差,但不难发现黝黑的皮肤,精瘦的身躯,略带杀气的眼神是他们共同之处。快速整齐的步伐,像是军队管理,将我们的散慢很快甩开。由于时间还较充裕,我们短暂的欣赏了武馆内由13岁左右孩子表演的少林功夫。尽管只有30分钟,却触发了内心曾想行侠仗义的记忆神经,也触动了双眼泪水的涌发。想起来时路旁各式少林武校的广告牌,想起前往三皇寨半途中的指路少年,又想起为追少林梦成群结队的少年们。年少的他们舍弃校园纯真的青春生活,却用幼小的身心承受追求少林梦所要付出的无数汗水与痛苦。少林梦是美丽的,也是精彩的,但在这群少年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有勇气,有力量去承担这一份华丽之梦下的痛苦与磨难。慢慢地,我们也离开了景区,轻霾渐散,回头再看来时挺立在烈日下双手合十的僧人站像。西边落日,拉长僧人站像的影子。不禁想,少林的少年们,或许会在佛味十足的气候中觉醒与顿悟。

        离最后一趟由登封到洛阳的班车还有2小时左右,因此我们决定赶去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代表之一嵩阳书院熏陶宋明理学的历史气味。嵩阳书院与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其中,嵩阳书院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大学者范仲淹、司马光、朱熹等在次讲学,除此也有“二程”之称的程颐、程颢讲授“洛学”10余年,可想此地沉淀不少文学与历史的精华。乾隆御笔的门匾“高山仰止”方正中和的挂在书院牌坊上。曲直不做修饰的道路,两旁栽有整齐有序笔直的松柏。凹凸不平的石阶与之相接,偶有杂草生于缝隙中,乍看像是失于常年维修,但这份沧桑保藏当年多少学子苦学于此,多少贤人谈笑风生于此,多少圣人思辨于此。零星剥落的朱红色古漆与青灰色的石砖,让书院彰显一份时空之魅,古朴雅致,大方不俗。走完短暂的石阶路,眼前是黑底金字“嵩阳书院”的门额。这四字是现代书法家宋书范仿苏东坡墨宝而成,虽已经现代之手描摹,但不失东坡书法用墨丰腴,笔画舒展,略带妩媚之色的韵味。门两侧的柱联则是由乾隆皇帝所提:“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间三台风雨做作高山”,妙语介绍了嵩山及嵩阳书院的地理位置。其中,看到“近四旁”、“惟中央”,竟想起《内经》中岐伯曰:“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位孤脏,以灌溉四旁”。可想,中医不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岁月刀割,却抹不掉记有玄宗炼丹故事的大唐碑石质的细腻,文字的优美以及历史的沉淀。已是下午5点左右,书院里几乎没有游客。静谧的氛围,恍然间让时间凝固。古旧的环境,瞬间又让时空逆流。讲堂里,孔子刚与子思、颜子论语一番。杏坛边,程颐、程颢将要给众多学子讲授“洛学”中“天下之定理”的内涵与外延。厚重浓郁的文学电流形成的各种网络,无不击发思绪间碰撞。我想,阅世几千岁的三位“将军”松柏更有感触吧。时间荏苒,虽在书院不到一小时,但甚觉数千年的文学历史让时间变得那么饱满与充实。

草木之伯
草木之伯

洛阳

        赶着最后一趟前往洛阳的班车,我们离开了登封。来到“洛河之阳”的洛阳城已是傍晚8时有余。街边牡丹花样的路灯,何尝不是洛阳给游客的第一张明信片。牡丹花有“花中之王”之称,雍容、绚丽的体态与姿色常象征富贵与繁华,但遗憾的是,又有几人能晓牡丹也有“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还记得《镜花缘》里描写武后在腊月里下传“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淫威,群花大开似锦绣,唯有含苞未发的牡丹竟遭炭火炮烙而贬于洛阳城。凤凰涅槃,或许,正是因这份苦难与坚定,才让牡丹蜕变如此高贵与炫丽。

        安置好行李已是夜晚9时,没有吃晚饭的我们,准备夜逛洛阳城。有句俗语“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误打误撞,出租车司机将我们送到丽景门附近。不远处隐约可以看到灯火辉煌的洛阳天堂。眼前,红色灯笼高挂在小吃街的两边,人来人往,不乏摊主卖力的吆喝声,穿梭在人海中,食物间碰撞出的美味与声音,无不牵拉胃脘的作响。继续前行,看到一面红底黄字的旗子“狮子头-洛阳水席”,与之相印的是黑底金字的门匾“狮子头”,古香古色的门面设计,想必是个老字号。洛阳水席与牡丹、龙门石窟被称为洛阳三宝。因此,我们决定品尝洛阳水席。在老板的推荐下,我们点了一套价值59元的洛阳水席套餐,印象中有牡丹燕菜、连汤肉片、小酥肉、山楂汤等6个菜。每一个菜都有汤,这是水席的一个特点,除山楂汤外,每一个菜不乏胡椒辛辣之味。胡椒种植发源于印度,在洛阳水席的广泛使用,不难想象当时中原地区的开放与发达程度,也不难联系到在佛法传入的同时,或许胡椒也随之而来。虽然只有6个菜,但每一个菜多是荤素搭配,口味更是酸、甜、辣、咸俱全。其中,牡丹燕菜更是水席的代表。相传这道菜的创作仍与武则天有关,但具体的情节与故事早被这咸辣相宜,爽口的白萝卜丝抛之脑后。吃完水席后,已近子时,闲游在丽景门的街道中,大多数商店都打烊了,但也不乏几位梦想创业的小伙们仍然在热情的买着自己设计的纪念品。一阵夜风,吹散街边游客丢弃的废物,商铺外红底黄字的旗子四处摆动,人越来越少,商铺打烊的越来越多,也该回去休息,重温今日所见所闻。

草木之伯

        昨夜的小雨,褪去洛阳连日的闷热,虽仍是阴天,但透彻的天空与清爽的天气很适合今日的行程。龙门石窟是我们的第一站。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莫高窟是我国有名的三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经五代十国,隋唐及宋朝400余年的不断扩建,使之成为中国石刻的艺术宝库之一。伊水中流,将景区主要分为西窟和东窟。我们先进入西窟,也是石窟数目做最多的。风化、溶蚀以及人为因素,让众多石窟都不同程度的遭到损伤。虽然每个石窟都有自己建造的故事与特色,但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部分石窟外面的窟面以皇宫或寺庙的殿堂而形制。在石窟内佛像的构建中,也多为一佛二比丘二菩萨的设计风格。线条流畅、飘逸的服饰让端庄优雅的佛像栩栩生动。残缺的壁画,不乏精细勾勒出的形态与眼神。在西窟中众多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有名的当属奉先寺,又名卢舍那大佛像龛。经数十个石阶攀爬,脚步却因眼前气势磅礴的景象而停止,犹如股股电流触及肌肤,甚则不能自动,虔诚的仰望在诸佛面前。似莲花宝座的露天石窟,将9座高大、精美的雕像供托于上。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的佛像布局也使奉先寺成为龙门石窟最具艺术代表的石窟。中间坐佛即是卢舍那大佛,相传面容依武则天而建,海螺样发髻,新月般眉宇,丰颐秀目,嘴角微翘似笑,身披通肩式袈裟,微露前胸,衣纹呈水波状简洁流畅,消失的双手或许右手为施愿印,左手安放在左膝,神态怡然,尽显东方女性温文尔雅独特魅力,同时又将睿智慈祥的佛光照亮凡人心田。在左为老成持重的迦叶,残缺的轮廓,依稀可见拈花微笑的双唇。在右为温顺聪慧的阿难,整个轮廓保存完整,双目温柔似莲,神态虔诚。再左右对称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雄健英武的天王以及面容狰狞又带正气的力士。整个8座雕像,与庐舍那大佛构成一幅姿态饱满、情态丰富、生动活泼的佛界景象。心有不舍离开卢舍那大佛,前往东窟。与西区的石窟相比,东区的石窟数目及代表作明显减少。有个观景台可以完整的饱览包括卢舍那大佛在内的西窟各样景色。伊水中流,望之若厥,龙门之处又有“伊厥”之称。青色缓流的伊水透彻宁静,宛如明镜,更加彰显卢舍那大佛悠然自得神情。

草木之伯

        继续前行,则是为纪念白居易而建的白园。提及乐天,或许,仅记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行,也忘不了“可怜九月初三夜”的暮江吟,但不曾知晓“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的顿悟,也没有品读“普劝法界众,但念阿弥陀”的虔诚。进入白园,鸟语传林间,鱼泡吐清溪,花香散亭台,碑碣生青苔,楼阁与廊庑,幽静禅绕。东窟位于的东山又称香山,白居易修寺于上,古称香山寺。寺内青烟缭绕,铁锈色的古钟闲置在一处,无人问津。驻足在刻有乐天先生诗句的石刻前,感受每一句里的情景与韵味。共用3小时左右,我们游玩了龙门石窟及白园。伊厥的自然之美,石窟间厚重的佛教文化,白园里清新的诗歌氛围,值得毕生感受与学习。

草木之伯

       与之相遥望的是,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寺庙,有“祖庭”之称。因竺法兰、迦叶摩腾用白马驮经有功,而取名白马寺。寺门外近年修的一门三洞石牌坊并没有向游客开放。左右对称的绿植与朱红色墙相印,让即使经历数千年的白马寺仍是生机无限。两匹同真马大小的石马左右各一,呈低头驮经状,形象温和可爱,又不乏坚韧耐劳的品质。门额也是黑底金字“白马寺”,由书法家赵朴初所提,字形秀逸端庄,宽舒恬静,与白马寺宁静祥和的环境相衬。同少林寺等众多寺庙一样,白马寺建筑也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赭黄色的凌霄花,得柏而上,盛开在寺庙的上方,高不可及。初开的莲花,红白相间,碧叶相连,真有一种“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感觉。熊熊火焰炙烤着香灰将满的铜炉,信男善女虔诚礼拜于前,渴望能得到千年古刹的福佑。娴静祥和的氛围,总让人忘却时间的存在。想着洛阳城是多么幸运,我们到了龙门站结束了我们三日河南之行。

草木之伯
草木之伯

        在回京的路上,一直在想倘若有人问我“河南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一直不知怎么回答,现在我想已经有答案了。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深受儒道佛三教的影响,而这三教与当地本土文化的融合、碰撞形成了赋予韵味和特色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又像似一枚印章,无时无处的不将这座城市所拥有的自然风貌、历史特性、人文习俗等,印刻在居住于此的人们或事物上,甚至每个角落。即使城市发生演变,亦是他或她已经不居住于此,印刻在城市或身上的文化印章也会呈现出自我的特色与韵味。但有时,文化这枚印章也会残损或是革新,使之印刻在城市或是事物上的印发生变化。因此,如何保护及做好这枚印章,无不是这个城市发展所要思考的问题。

                                                                                                       写于2015年6月5日  北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7,24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81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443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75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58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85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51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112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60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83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63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8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90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636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25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