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的力量
首先,我们先看个实验,有以下几种杂志套餐供人订阅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单订印刷版:125美元
合订印刷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
让100个学生做选择,结果是:
单订电子版 59美元:16人
单订印刷版 125美元:0人
合订印刷加电子版套餐 125美元:84人
如果把其中的单定印刷版套餐去掉,结果如何呢?
单订电子版 59美元:68人
合订印刷加电子版套餐 125美元:32人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差别呢?原因在于,其中的诱饵 即单定印刷版
具体来说,就是单定印刷版这个套餐作为诱饵为合订印刷加电子版套餐增加了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买合订印刷加电子版套餐。
在人们固有的比较思维下,诱饵显然为真正想要卖出的合订印刷加电子版套餐加分。
这种现象似乎有点儿奇怪,但它事实上却映射出人脑思维所受的束缚
我们总是靠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即诱饵效应。
而这种行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你是单身,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相亲晚会上吸引更多的约会对象,该怎么办呢?你带上一个同伴,外观特点和你基本相似(相似的肤色、体型、面貌),但要比你稍稍差一点儿。
人们不自主的将你们比较,或许会对你产生更多好感。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人会很轻易地在价值5 000美元的宴会上多加一道200美元的带汤主菜,而他却去剪优惠券,从价值一美元的浓缩汤罐头里节省25美分。
或者可以理解为,你会因为在抢一百元红包时而只得到五元钱(运气最差)而不舒服,却会因为在抢一个五元钱红包时抢到两块多(运气最好)而雀跃。
我们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同身边的人比较,把两种相似的东西比较,把两个相当的人进行比较。在工作,婚恋中,比较无处不在,又永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