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来很迷恋李笑来老师,但怎么说呢现在还是觉得陈少文和罗胖比较有文化底蕴,或者说更契合我的所谓的书身气。所以一看陈老师出书了就立马收入囊中(《心能转境》)。看到这样一段话
突然发现类似的话我在周末午饭时间和同学聊起过。
她是 在会计行业执业了十来年,现在想要转到律师行业,她一边不停的问大家觉得她行不行,一边自己分析会计行业如何如何不好,一边确信论证律师行业如何如何能弥补她在会计行业的不足。听了之后,我说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利弊的,你想要的或许在律师行业也是找不到的(我的意思其实是她对律师行业其实不怎么了解),但她每回复一句都在反驳我的话,然后依旧继续强调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坚定在律师这个行业绝对能找到会计行业失去的或没实现或没得到的。后来其他几位律师同学也给她解释,但她依旧反复强调她之前说的话。后来我就说,“其实无论客观上如何分析或如何真实存在都不是问题,因为你现在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当律师,就是想要从事这个行业而已……”(其实我还是很想再问下,“你真的确定你是真的想要从事律师行业,而不是只是对当下工作的不满,而想要逃离吗?)
现在想来,那个同学其实强调那么多她分析得出的所谓的客观事实,只是因为她想证明自己对会计行业放弃的正确性,及想要杜绝之后产生后悔情绪罢了。在她陈述过程中,我感触还是很深的,因为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对于当下不能满足内心需求的时候,就会给它找出很多问题,然后再去找个转移的方向,再然后在那个方向上加入自己很多主观情绪。但最终我发现我以为的转移的方向更不能满足内心需求,或者存在更多我把控不了的事情。
作为同学、朋友、同事、家人,我还是很希望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他们,然后一起共同成长的,但现在越来越明白有些道理有些我认为的价值,只是我主观的认定,虽然我经过客观事物得出的相对正确的结论,但只要不是他们主动需要,就千万别主动给予。因为每个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而且有些事情是真的需要契机的,只要体会了真正到了那个阶段,他才会真正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