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时候的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当中,“想要有一间书房”的愿望最为具象。十来岁时,便在日记中记下它的样子:要有一整面的书墙,一片落地玻璃窗,天蓝色的窗帘。一个书桌,一把椅子。
小时候,其实并没有自以为的那么爱看书。想要一间书房,只不过是寻求一个安静的自我躲避空间。今时回想起来,甚至某些不切实际的梦想都实现了,这个被写在小本子上的愿望至今仍遥不可及。
在岁月的消磨中,这个想法一度地被遗忘。为了成长的需要,努力表现出合群的样子,刻意地去追求一些生活中的热闹。每每静夜人静,回想当初,渴望一个安静的地方,仍在内心涌动。
多的年前的一天,我在福建晋江的一条叫洋埭的街上,遇到一个书店,它叫“叮当书店”。“一整面的书墙,一片落地玻璃窗,天蓝色的窗帘。一个书桌,一把椅子。”小时候想象过的场景,就这样出现在我的眼前,如叮当猫的法术一般。
从此以后,我成了这家书店的常客,直到它从晋江消失。离开它的一段时间,如同身上的某个世界消失一样。几个月后,在这个小城,有了一家新的书店,叫“鑫和书店”。这家书店的每一面墙都放满了书,十分可惜,它没有窗户,每一次进去,就像是走进了一个静闭的盒子。因为没有光线的提示,它会让人忘记时间,仿佛你进走来的一刻,时间和你就停留在此刻。
初遇的两家书店,和最开始遇到的恋人一样。它不经意地出现,给我惊喜、浪漫。然而,它们又会不声不响地远去,却在我心中留下一道印记。这个印记,和小时候,想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是同一种体验。
在深圳生活以后,差点被这个热血过度的城市所淹没。于是,从曾经只是等着书店出现的态度,转变为主动寻找它们的行为。如果说从前的哪些书店,像是初恋的不可预料的话。那么,在深圳的找书店行动,就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恋爱事件了。
每一次,从汹涌的人群中挣脱出来,走进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书店,都会长出一口气。它们并不是每一家都有一整面墙的书,也不是每一家都有落地玻璃窗,就更谈不上有飘逸的天蓝色窗帘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并不在乎这些了。就像是,在一个人的恋爱史中的某个阶段,是否有外表上的帅气、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他的面前,是否愉快自在。
“我们的书房”“尚书房”等几个叫“书房”的地方,都有相同的幽静、隐蔽,具有冻结时间的功能。宽敞的物质生活书吧坐落在闹市的大道上,中心书城的二十四小时书吧横跨车流喧哗的福中一路,坐在其中,便能看到福田的一片繁荣城市图景。
在深圳的诸多书店中,我去的最多的应该是“旧天堂书店”。并不是因为它名声在外,我才常去停留。而是有一年,我工作的办公室,就在旧天堂的对面。在每日工作的一个转脸,就能看到书店的屋项,还有从书店里传来的慵懒的音乐声、以及随风飘过来的咖啡香味。
旧天堂书店的门口,有一个木制长椅,曾经是我午后或是傍晚常坐的地方。书店的一只黑猫也时不时地扒在长椅上,享受冬天的阳光、夏日的微风。我记得在这个长椅上,读过好多本书。三毛、陈丹燕、陶立夏……,这些走过千山万水的女子们写下的每一处风景,我都在书店的长椅上一一领略。
因为有旧天堂的存在,因为有这样一个书店的长椅,让我那段时间的上班岁月,变得奇妙又值得期待。像是处在热恋中的少女,每一天都会因为有了爱的滋养和保护,而变的温柔动人。
与深圳邻近的广州,是前几年常去的城市。自然免不了去各处书店坐一坐。最为人知的大概就是赫赫有名的“方所”,我自己最为喜爱的是它们选书的风格,可以买到特别多港台以及外文书籍,时常大开眼界。只是,这里总是人挤人,去过多次,也没有找到过坐位能坐下来,只好每次买完书,就另寻他地阅读。
同样处在热闹市区的还有整整三层的联合书店,北京路上的喧嚣、嘈杂总是给人一种紧张的感受。在繁华的天河等地开了三家分店的1200书店,一大特色就是这里不仅仅是书店,还有真正的“书房”,不但有安静的地方读书,读完后,你大可以好睡一觉。
印象深刻的是广州的“博尔赫斯”书店,它在一个二层小楼的二楼右侧小房。卖的全部是几十年前甚至是几百年前的人写的书。当然,最多的书是博尔赫斯的。这个号称是书虫中的书虫,其作品之中,他笔下的人物不是作家,就是读者,不是在书店,就是在图书馆。说他视书如命,一点也不夸张。坐在博尔赫斯的书之中,你会看到他身边的卡尔维诺、陀斯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乔伊斯…….俨然一个时光穿越地。
最让我有穿越之感的书店,是在武汉遇到的一家叫“红楼古旧书店”。它在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武昌的一条陈旧的街道上。店主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带着黑边老花镜,手脚利索地收拾着从麻袋里全出来的旧书。十来平的小屋里,到处都是书,每迈一步,都得小心地找下脚地,生怕一脚下去,就踩以了一本古书。
我在这家小店看到好多小时候读过的课本,还有看过的小人书。哪些背过的诗,一页页出现在眼前,做过的课后作业,还历历在目。和哥哥姐姐们抢过小画册,安静地躺在书堆里。捧着它们的时候,时光倒流,回到了从前。
去澳门找书店的过程颇有些周折,尽管已提前记下了地址资料,但到实地之后,发现有些搬迁,有些消失。然而,偶遇到八角亭图书角、星光书店,都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在香港诚品书店的楼上,抱着一袋书,从缓缓上升的电楼里,透过玻璃墙看到一片香港街景时,仿佛在书店之中,也能拥用整个城市的精彩。
一日,在细数这些年遇到过、找到过的书店,发出已累积到了近五十家。我并不能一一记得它们的名字、它们所在的地方,但是,关于它们的回忆却总是清晰可见。我知道,这五十家书店,不过是沧海一粟,书店风景,远不止如此。
就在上周,我在一家叫“不一样书店”的书店里,读到了几本讲书店的书。它们是《梦幻书店》《书店时光》《理想书店》……在这里,记录着更多的世界各地的书店,记录着书店的故事和书店里的书。一个更宽阔的世界自然地展现在我眼前。
那是带着爱和幸福之地。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也将到达那里。
我想要有一个书房的梦想,依然鲜活,没有调谢。尽管从来不曾实现过,但我却一次次地与这个梦在一起。在这些和书店相遇的时光里,在和它们相处的岁月中,我身处一个安静的空间,身处无数个我的肉身无法抵达的世界,和一个个遥远的灵魂交谈。正是这些,让我变得温柔、开阔、智慧。
也许,我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实现儿时写在日记本上的书房愿望。即使如此,我想,我也不会觉得遗憾。因为,我深爱着的那个地方,那一片空间,它们也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等待着我。更重要的,我们都不打算互相占有,我们只是,互相等待和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