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关系,周四晚上的高级研修课一延再延,还是定下来要开网课。青红提前一天通知了大家,我兴奋地回复:收到!
结果,周四赶稿,到晚上接近6点的时候才完成,交完任务,我又找斐女神给我看稿。其时,已经6点过5分,结果斐斐凉凉地提醒了一句:你别忘了上课~
啊?我真忘了!
一边懊悔我居然能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一边赶紧开QQ进直播。
还在想着:我这算不算就是激情下的注意力狭窄?
就听着视频里老师一声当头棒喝:“投射和移情有什么区别?张立新,你来回答。”
吓死我了,刚进来就听到拷问,这效果,冷汗都出来了!
立新老师到底基础知识扎实,没被老师问倒。具体答案是啥,各位看官自己琢磨吧,嘿嘿嘿~
接下来,老师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
问:为什么有的人会心态阳光?有的人会心理健康?有的人就不会?人是更愿意从黑暗走向光明呢?还是更愿意从光明走向黑暗呢?
备注:请回答,并说明你的理论依据!
看看,这就是高级研修生经受的折磨!不是老师解答问题了,——当然如果你有好问题,老师还是非常高兴给解答的,但是如果因为基础知识不牢问的问题,哼哼,也解答但同时会挨批——而是拷问我们。
这个问题的知识点,你能想到哪些呢?我们给出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到了安全感、退行、创伤等等答案。
其实老师想带我们互联的是啥?打死你都猜不到,基础心理学的知识——
明适应、暗适应、感受性、视红质、分解/合成、红色眼镜,还有费希纳定律,然后是如何让一个身处黑暗的人(上网成瘾的孩子)能走向光明的操作技术、以及咨询师的中立立场。
好了,关子卖完了,如果不上课,有人能把上面的知识点互联起来吗?
别说你们了,我们这些上课的,还是老师一步一步地提问深入下去,才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么联!
不,说恍然大悟还是太抬举自己了,其实是迷迷糊糊:啊?还可以这么联啊?这个和那个是怎么联到一块儿的?让我再捋捋!
哦,对了,还漏了一个三pei的技术。至于是哪三pei?自己去联想!想歪的面壁思过去!我们这是正经的心理课!
一顿横联、纵联、互联,就彻底把我搞蒙圈了。
好在,老师的课,都是张弛有度的。
棒喝完的老师又开始循循善诱,给我们分享疫情期间的思考和收获。
重点讲了疫情期间最常见的情绪问题处理。
情绪啊,这种被讲烂了的课题,也能翻出新意来。
老师说,他讲的都是自己原创的,不一定对。
——老师太谦虚了!最起码让我们区分焦虑和病态焦虑、抑郁和病理性抑郁的时候,还是翻书划重点的!至于没回答上来的,是不是又被训了,我才不说呢,哈哈——
但是老师的这种说法,我确实第一次听到,听完之后,操作思路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明晰了。
解析思路是这样的:
基本情绪分类——每类情绪又再细分为理性的、非理性的——命名——给出对应的处理策略。
讲完以后,各种情绪就变成了一张大地图,按图索骥,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处理策略,你就说,这种分享,你想不想要?!
哈哈,具体内容,我就不剧透了。因为老师肯定会在合适的场合分享出去的!我们只是第一波而已!就让我先得意一会儿吧。
在写下今天题目的时候,我还在怀念之前的课程,我们尽情地提问老师,然后又被老师反问倒,多欢乐的场景啊。
我也在思考:
到底是什么,让我成为了“没要求,就没动力”的人?
又是什么,让老师成为了“马不扬鞭自奋蹄”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