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时,小区游乐场的夜晚吵闹又欢乐,许许多多的孩子在这里结伴玩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活泼可爱。
有年龄小的孩子在玩滑滑梯,一些孩子在做跷跷板,有的孩子在荡秋千,还有一些孩子在跃跃欲试地蹲在爱心形水池边玩沙子,另有一些孩子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秋意渐浓,天气凉爽了,孩子们在这里玩耍非常惬意。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 她开心地拿着一个塑料袋蹲在水池边玩。不一会儿,她就毫不畏惧跳到了水里面。水池因为连日来下雨,产生了一些积水,水不深,刚好没过女孩的小腿。想必水下的沙子软软的、凉凉的,踩在上面很有趣吧?小女孩儿在沙池里面,拿着塑料袋儿舀水,用手抓沙子,玩得好自由,好活泼。
然而,她上了年纪的爷爷站在一旁就不乐意了,担心孩子弄湿衣服,弄脏衣服,担心孩子受凉,一直在催促小孙女上岸来。然而,越是催促,小女孩越是在里面玩的开心,不愿意上来。爷爷生气地拿个小树枝,在旁边一直“恐吓”。当然,小女孩就是不上来。如此僵好几分钟,这位爷爷实在没有办法了。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一把将她从水里拉出来,照屁股上拍了几巴掌。小女孩没有哭,装作听话地跟着爷爷上了岸,但是在爷爷不注意时,她溜走了,又“扑通”一声跳到水里继续玩。
孩子本想探索周围的世界,没有顾及脏和凉,孩子就是这样富有童心,富有好奇心,孩子有错吗?爷爷呢,担心孩子的身体,担心孩子的衣服弄脏、弄湿、弄凉,爷爷有错吗?
反过来想想,孩子有错,因为孩子不能体谅长辈的辛苦和担忧;长辈有错,因为他剥夺了孩子探索自然和自由玩耍的权利。
既能让孩子玩耍,又要保持健康,有没有更好的说服教育方法呢?我在反思,孩子不懂事,如果家长从更加理性、友好、平等的角度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是不是效果更加好呢?提高教育的智慧,提高情商和语商,能不能这样来跟孩子商量呢,比如说,
“我的小宝贝,爷爷很担心你,水凉啦,我怕你在里面玩,受凉生病咋办呢?咱们再玩几分钟,就从水坑里上来,好吗?如果你实在想玩儿,明天中午暖和一点儿的时候,我们再来,好不好啊?”
“爷爷的小公主,我知道你喜欢在这里玩儿,可是爷爷奶奶洗衣服也很难呀!明天我们换一身破旧些的衣服,来这里玩行不行啊?明天,我们还可以拿着更多的小铲、小桶的工具来这里玩,好吗?宝贝,你再玩三分钟、五分钟,就上岸来,好吗?”
玩水的较量,看护孩子的重任,实际上是一种家庭教育智慧的挑战。如何做长辈,做父母,是需要一生来修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