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一稼老师的直播课
1.东西学一遍就会是妄想,可是快节奏的社会,似乎让人产生东西能够学一遍就会的幻觉。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这其实不可能。一遍不能让你学到实质性的内容,最多只是略懂皮毛。最佳的学习方式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2.一家老师身边也有许多资质普通的人,但是他们有对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变得优秀和卓越。什么方法:四轮学习法。用这种方法不断的重塑自己,可以实现任何的目标。
改编过的4轮学习法,包括快速找书;精读重点内容;分享就是影响,输出倒逼输入;检验出真知。
四轮学习法的第1步是,快速扫输,避免完美主义,首先拿下整本书的布局,抓大放小。
《高效能人士的7个好习惯》是一家老师看了7遍的好书,值得推荐。
[if !supportLists]3. [endif]一个人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智商有多高,而是他养成了多少好习惯,好习惯一天一天在积累,人生就会不断的进入正循环。
R我的实践
一、品德成功论VS个人魅力成功论
个人魅力成功论受速成观念的影响,强调通过短时间训练一定的社交技能,来达到个人魅力的提升。品德成功论则强调一个人的基本的行为品质,如责任,正义,勤劳,诚实守信等。个人魅力成功论追求个人成长,训练沟通技巧,但这些是要素却非根本。唯有品德才能够为人际交往赋予生命,技巧只是临时抱佛脚。缺乏品德,日久见人心,你的动机总会浮现。只要没有或者缺乏信任感,就不要说什么永久的成功,只有心存善意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生命。个人魅力论称说可以轻松实现个人魅力的提高,这样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自己,他们只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这种缺陷导致他们丧失了天性与个性,他们从本质上来说与其他人别无二致。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而且需要时间,不能跳过。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才更有价值。万物始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
二、“思维地图”制约着我们的行为态度
1、思维对我们的行为处事有深刻的制约作用。一个人的思维如同地图,地图不对,你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地,只是白费功夫。
2、思维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思维受什么因素影响?家庭、学校、工作环境以及亲友等环境的影响。思维定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去看外在的世界。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和别人意见不合的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有问题,但其实是我们跟对方,有不一样的思维而已。
3、你会思维转换吗?世界上产生的所有新突破,都是在打破传统思维基础上完成的。行为态度都是枝叶,思维定势是根基。抓住根本,人生才会有实质的进展。思维的威力无穷,它是我们观察外在世界的镜片,无论是瞬间完成、还是长期酝酿而成的,都是改变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的原动力。一般的时候,改变需要我们自身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在某些生死攸关的危机的时候,人往往更易转变思维,大彻大悟。当你弥留之际,人们想到的是爱人、家人和他们付出过真心的人;是儿孙后代正在着实感知,并且身体力行这些原则。
4、作者的经历,女儿不肯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其他的小伙伴,自己采取强制性的手段从她手里抢过玩具,分给小朋友。但是后来才意识到,当时或许是自己过于在意家长对自己的看法,反而不够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孩子自己的关系。其实,对于小孩子而言,他可能要先经历拥有,才会知道付出。以上思考,前后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改变从前在意其他家长的眼光后,作者才意识到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威来逼孩子就范,反而会危害到很多东西,以后也会更加依靠外力来达到目的。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拥有,才会真正懂得分享。
老板希望得到富有责任感、独立的员工。可事实是,大多数老板丝毫不关心员,总想着怎样才能让员工为自己赚取最大的利益。这样,员工会质疑老板有没有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们会不会被机器当成机器对待?员工则难以形成独立和责任的品质。
三、坚守人生基本原则——它们是灯塔,亘古不变
1、品德成功论告诉我们,人生的原则仿佛是灯塔,它是千锤百炼得出的真理,将自己的思维地图与灯塔相对照,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2、原则性的品德包括公平,诚实,服务,品质,卓越。如果在我们的思维中没有这些原则性的价值观作基础,我们很容易受别人看法或评价的影响,以至于最后认识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3、原则不等同于价值观,因为它是千锤百炼得出的真理,是世代通用的,而价值观却因人而异。每个群体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例如一群盗匪有盗匪的价值观,可你不能说盗匪的价值观正确。
4、原则是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思维地图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建立起的思维定势,它是一种主观事实,会随着主观想法的变化改变;唯有灯塔是永恒不变,指引人前行的。
四、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就是能够清晰的指出别人的价值和潜力,并且使对方受到鼓舞,从而有所意识。如果你能这样去影响一个人,那你就是真正具有领导力的人。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影响与聆听
每个人都在渴望被理解,渴望影响别人,可是影响力的初显是属于他人发现你正在受他们的影响,首先是要你专注主动的去聆听。
六、分享提升阅读效率
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我们是以老师的角度去阅读,知道48小时之内我们要完成分享心得,让我们阅读这本书的效率会更加高。
七、本书每种习惯的安排和作用
前三个个人成功习惯教会我们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的独特能力与才干,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且内心平和。以内在价值标准,而不是旁人的好恶或者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不再让别人影响自己情绪,当我们能做到一点时,我们反而更能够接受改变。4—6个公众成功习惯,帮助我们修复和重建破裂的人际关系,关系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加深厚坚固,历久弥新。第7个习惯,这是在加强前6个习惯,帮助我们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更上一层楼。
八、低效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对时间、生命与自我看法的思维定式
是因为你没有高效的时间管理安排吗?可能不是,而是那些足以影响我们对时间、生命与自我看法的思维定势。个人魅力论,解决问题只是针对表面;品德论则更注重思维,关注你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有没有变化。
九、什么能改变我们的低效?
是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是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势,它能够正确的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存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
品德论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的实现人际效能的提升。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么先做一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
我们的思维定势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我们态度与行为的根本,归根到底是我们人际关系的根本。我们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定势或推测能力的局限,意识到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自己过去经验的影响,就越能直面自己的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想让生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定势,观察自己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
十、列出影响你日常生活的5个原则,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影响你?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式影响你的生活?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所以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要改变一个习惯,仅有一点点毅力,只做一点点改变是不够的,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了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广阔的自由天地,创造出高效能的生活所必需的凝聚力和秩序。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指要做什么,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十一、“效能”的定义
本书介绍的七个习惯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此外,它们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定式为基础,我把这个自然法则称为产出、产能平衡的原则。
十二、效能与产出的平衡
伊索寓言中鹅与金蛋的故事中,是鹅是产能,金蛋是产出。真正的效能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基金,即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生活中,“重蛋轻鹅”的人,最终会连这个产金蛋的资产也保不住。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自己都可能被活活饿死。所以,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十三、人类拥有的资产分类
人类所拥有的资产,基本上可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三大类。急功近利,常常会毁掉宝贵的物质资产。保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会帮助你更有效的利用物质资产。金融资本的有效利用有也是一样,绝对不能动用本金做冒险投资。因为本金没有了,产生利息的产能就减少,收入自然也就会减少。最宝贵的金融资本就是自己赚钱的能力,如果不能持续投资,以增进自己的产能,眼光就会受到局限,只能在现有的职位上踏步。
十四、教育中的产出与产能
教育误区——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来操控子女,实现自己的期望,却忽视了产能,也就是孩子的幸福。
孩子年幼的时候依赖心强,而且极为脆弱。父母很容易忽略对产能的培养,比如教育沟通和聆听,只知道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来操控子女,实现自己的期望。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更强壮更聪明,而且永远正确,有时干脆直接吩咐他们怎样做,必要的话还用吼叫恐吓和威胁的方法,一定要遂了自己的心愿,无论权威式还是纵容式的管教,都属于偏重金蛋的心态,不想让子女以自己的规划行事或想取悦子女,唯独忽略了那只鹅子女的责任感、自律能力和自信心,而这些在若干年后对他们面临重大抉择的和实现重要目标,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且你们的关系又会如何呢?当子女长到十几岁,她能否感到你愿意真心的尊重和关怀她,值得他信赖呢?你们的关系是否好得足以让你顺利的与她亲近沟通,并实施积极影响呢?
比如你想保持房间整洁及产出,这就是金蛋,又想让女儿的房整理房间,即产能。女儿就是那只能产出金蛋的资产额,在产出与产能平衡的情况下,女儿会心甘情愿的整理房间,不需要旁人催促,它是一项可贵的资产,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但是如果你只关注房间的整洁,这个产出总是用唠叨威胁恐吓的方式得到金蛋,那就等于牺牲了鹅的健康与幸福。
你希望员工怎样对待顾客?是不是像你对待员工这样?你可以买到员工的时间,却买不到他们的心,而心才是忠诚与热忱的根源;你可以买到员工的体能,却买不到他的头脑,而头脑才是创造力与智慧的源泉。产能要求像对待顾客一样对待员工,他们值得被视为珍宝,因为员工会贡献自己的真心和头脑。
[if !supportLists]十五、[endif]真正的效能在于平衡。
不去维护产能和过于维护产能,都得不到幸福。没有产出鹅的健康幸福,也就没有产能金蛋。产能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
[if !supportLists]十六、[endif]主动积极——人类特有的天赋,自我意识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正是因为我们可以思考,才能有别于事物和动物。凭借着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客观的检讨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也就是自我思维。所有的有益的观念都必须以这种自我思维为基础,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态度以及如何看待别人,可以说是一张属于个人的人性地图。
十七、主动积极——刺激与回应中的选择自由
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4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的能力;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的能力。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无论天气是阴雨绵绵还是晴空万里,都不会对它们的产生影响,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因素。如果认定了工作第一,那么即使天气再坏,敬业精神依旧不改。消极被动的人还会受社会天气的影响,别人以礼相待,他们就会向你笑脸相迎,反之就会摆出一副自卫的姿态。而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积极主动的人对外界刺激毫无感应,只不过是他们会有意无意的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外界物质心理和社会刺激的回应方式。因此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尽管这些事的确会让人身心受创或者经济受损,但是品德和本性完全可以不受影响。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能磨练意志开发,提升自己如何应对困境的能力。甚至可以感召他人去争取同样的自由。
弗兰克尔曾指出人生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一是经验价值观,二是创造价值观,三是态度价值观。他们分别是源于自身的经历,源于个人的独创,或者是面临绝症等困境时的回应,这三种价值观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观。逆境往往能激发人转换思维,使人以全新的观点看待世界、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意义,进而思考应该如何回应。这种更宽广的视角反映的就是可以提升和激励所有人的态度价值观。
十八、如何得到心仪的工作——解决方案式的推销
解决方案式的推销自己是事业成功的重要诀窍之一。研究自己心仪行业的状况,甚至思考自己求职单位正面临何种难题,然后以有效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太多的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采取主动方式,是实现人生产能与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对于培养7个习惯来说也不例外。
思维意识会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有意识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人格地图上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是否积极处世的真实写照。有一位同事前来咨询,说自己已经在伴侣身上找不到爱的感觉了,婚姻即将要破裂,怎么办?我对他说,请你去爱她,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心里的话,身处地的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你愿意吗?爱是一个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所带来的成果。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好莱坞式的电影就经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观点,因为爱只是管感觉,没有感觉便没有爱,事实上任由感觉左右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十九、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大致能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电影或者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列入为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者不愿理会的事物。在关注圈内的事物中,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的关注于关注圈内。他将别人的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范围的事抓住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如果我们的焦点总是在关注圈,那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积极的变化。
如何修正思维?我们不必担忧外界的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共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积极主动的人虽然更看重自己的影响力,但他们的关注圈往往不小于影响圈,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影响力。
二十、积极处世,立足影响圈,扩大影响圈
有人误以为积极主动就是胆大妄为,滋事挑衅或者目中无人。其实不然,积极处世者,只是更为机敏,更重视价值观,能够切乎实际并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个人的关注圈和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行中看出端倪,比如说有些人习惯说如果怎么样,而有些人就会说我可以更怎么怎么样。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势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的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厄运的降临。比如说在婚姻关系中,真正有效的策略是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点,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硬币的另一面,应对错误的选择。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应该是马上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反败为胜。作出承诺与信守偌言是达成高效能、好习惯的根本力量。知识技巧和意愿都位于影响圈内,改善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改善三者之间的平衡。三者的交集越大,这说明我们对于习惯及其原则的修养越完善,越能够以崇高的品德实现平衡,而高效能的生活。
二十一、积极主动为期30天的实验——用日常生活中的繁琐训练自己的好习惯
我们不必像弗兰克那样,在经历了死亡集中营之后,才开始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的精神。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繁琐事,同样可以训练我们养成自己主动的习惯,以应付人生的巨大压力。
用30天的时间亲身实践积极主动的原则,看看成效如何。这期间,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影响圈内,从各种小事开始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吹毛求疵,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如果能够对选择的自由加以善用,那么假以时日自由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反之就会越来越小,直到只能够被动生存,即按照他人父母同事和社会的意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