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开始,我意识到自己由单纯变得复杂了?从一开始的孤注一掷到现在的随风飘荡,被压力与烦恼的浪潮席卷,裸照在命运的安排中,被呛到窒息,却又碌碌无为。刚开始意识到自己开始沦陷的时候,想做出改变,觉得时间还早。现在看来,还是太单纯了。生活的情况和生理上的情感都已经变得复杂,再想走出去,就好比是在一百多个岔路口中选择唯一一条可以通行的路,再也不可能了。沦陷让我把自己思维定式化,觉得什么事就该是什么样的。考试考不好会沦陷在你应该考多少分;喜好变了会沦陷在你应该喜欢什么;容貌变了会沦陷在我记得你以前长什么样。这些都是思维定式化的表现。当你真的觉得某种本来是不确定的事件变成了一种一定确定或不确定的事件的时候,恭喜你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成为了机器人。
人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在不断沦陷。小时候觉得每个人的梦想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即使奇形怪状也没关系,它们不应该被束缚。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 那时候大脑是一个“空壳”里面干净无比,什么都没有。慢慢的随着教育的深入,知识就像无形的强盗一样不管你同不同意都蛮横无理地闯进你的“家门”。它们不仅侵蚀这不多的单纯,还破坏了你诸多美好的想象,沦陷于残酷的现实世界。“这个其实是这样…那个其实是那样…”这些话语时常出现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孩身边,他们唯一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大人了口述,可是“知识”的侵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的把他所有的美好幻想都除掉,沦陷于无趣的生命,这是残忍的。但最过分的竟然是“知识”非但在“教育”的载体里为人们提供情绪价值,反而变成一种压力,取累积打压一部分人。长此以往,这些人只会沦陷于教育带给他们的痛苦,无法自拔。
其实你了解的越多,沦陷的也就越快。小果断的时候,就想着要像父亲一样当一名消防员,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又一个英勇无比的画面。当时对这个职业我不了解,只能通过外界看到它的好处;可当我真正花时间了解它时,发现消防工作也有太多太多的缺点,比如过年回不去家,半夜睡不好觉,容易受伤等等。于是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他的缺点,彻底沦陷在其中,再也记不起它有优点,有事就放弃了这个还没开始的伟大梦想。再比如,上小学时觉得省重点高中特别的好考,上哪个学校都一样。可是当我真正了解它的分数线以后,果断选择放弃,因为我现在的分连一个好的市重点都考不上。
沦陷是一个延续性动词,它的作用就是教你一点一点适应失望,但不是一下子跌入谷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殊不知这才是最痛苦的,战线拉的越长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就越大,曾经觉得不会再坏了的事,现在哪怕是一发不可收拾也微笑面对,除此之外,任何一个无所谓的挣扎都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和不痛快。
沦陷还可以教你把预期值放低。正如我。前面所说,幼儿园时的梦想最伟大,小学时梦想变得小了一些,中学时梦想变得普通,只希望能考一个好一点的省重点,这是最大的梦想。猜想一下,到了以后,我没有了梦想,梦想就是活成一个普通人,已经窝窝囊囊的实现了。到了那时,我已经完全沦陷在上天的安排。既然梦想了也不能实现,改变了也不能成功,活着但也得死,我选择都不去做,做一个纸片人,随风飘荡,沦陷于尘世之中。把自己活成一个气球,别人给你压力是你可以大发慈悲为他人着想吸收一部分,在别人停止施压时毫不客气的加倍奉还给他们,不用有丝毫的心疼,因为我已经沦陷,现在我身旁的所有人都是蝼蚁。
废物作者
2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