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晴
女儿打电话说她就读的中山大学1月19日才考完期末考试,离过年就只有12天了,而在北大、清华等北京同学,以及在山东、重庆等读大学的同学放假时间都是1月9日左右,他们就可以提前回家过年了。这话让我有些震惊,原来,孩子们都在准备要过年了。我特别翻了一下日历,1月31日才是除夕,还有40多天的日子,但在孩子心目中,那却是近在眼前的日子了。
这一年来,日子可过得飞快,我甚至还没有感觉这是2021年的时候,竟然很快就要迎来2022年了。说实话,这两年我都不知道这日子是怎么过过来的。仿佛日子还在2020年的一月。那候,在北京进修的自己回到了家乡,准备过年。
而此时在武汉的医生朋友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说医院里到处都是发热病人,就像当年的“非典”,就在我们内部医务人员觉得有些恐慌的时候,钟南山到武汉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提出了这种新冠病毒“人传人”,随后,大年三十武汉封城,紧接着,湖北其他地方也封城,我们恩施也不例外。
去年疫情期间,我们恩施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例是254人,一半以上都是直接从武汉回来的,而通过接触这些患者感染的不到一半,也就是说,一个人传染0.9人,发病率是全省最低的,而这些全都治愈,治愈率是最高的。那个春节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下到村里、下到社区,避免人群聚集,不允许拜年、串门等,让大家居家隔离,并转运大量的生活用品,送到人们家中,保障大家的生活所需。
当时我也下到社区,每天守住社区的大门,居民进出登记、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劝阻人们串门,我们尽量把病毒拒之门外。而部分新冠患者就收治在离我们社区不远的市中心医院里,我们却没有丝毫担心,因为我们每天都做好了防护措施。
不过,当时我们根本没想到疫情会反复如此之久,我们甚至天真地认为这新冠病毒会和非典一样,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四五个月就天下太平了。没想到的是,两年过去了,至今全世界都还饱受新冠的折磨。不过,幸运的是从去年2月29日以后,我们恩施再无新增,即使今年7月离我们非常近的张家界疫情爆发时,我们也守住了大门,将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实处,一直将疫情拒之于我们恩施的大门外。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接种完两剂新冠疫苗,绝大部分人也已经接种了第三剂新冠疫苗,让我们有了免疫屏障。可是,如果你去看一下整个的非洲,据说,打第一剂疫苗的人口不到百分之一。这样一对比,我们实在是非常幸运,生活在这个安全、幸福的国度。从全世界来看,有多少人是根本没有办法受到安全的照顾的,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疫苗对他们来说,更是谈何容易啊!
即使大多人打了疫苗,也并非意味着绝对安全,最近浙江、上海等地集中出现了疫情反弹,眼看着就要到元旦和过年了,这波疫情如果不尽早控制住,那就地过年可能就会变成真的,目前有些地区已经通知就地过年的通告。
这让我想起去年湖北解封后,我和女儿往返于北京,经过了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等等,虽然那些日子很寂寞,但是让我们学会了独处,学会了享受孤独。然而,就地过年却让我和女儿心中有了一些阴影。去年过年我和女儿害怕回家后突发疫情导致返京困难,于是我俩在北京过的。女儿在京过年期间,一直就说“我要回家!”她想念她的父亲、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亲人,还有家乡的好友。
农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也是一个一年到头盼着团聚的日子。家里有亲人,有割舍不断的情感,中国老百姓,无论身在天南地北,又或者富贵贫穷,春节一定会回家团聚的,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这已经是疫情以来的第三个春节了,有很多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大家都盼着这个春节能够回家。但就地过年的政策一旦出台,就会断了这些长期在外工作的人们的念头。如果疫情三年五年控制不住,那么三五年都就地过年了吗?如果疫情长期和我们共存,大家都不要回家过年了吗?
对于高危职业人群,对于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们的确有必要就地过年,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样,低风险地区的人员的确没必要就地过年。是的,现在天气寒冷,病毒肆虐,春节人流量大,很不利于抗疫防疫。
而且每一年春节,都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这场大迁徙,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与三四五线城市之间,主要分布于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东部地区,整体从沿海向内陆流动。但是,也可以错峰出行,可以像大学一样分批放假,有些提前,有些推后,最好错峰回家,不要都在同一时间,这样人员就不会集中流动。最好不要“一刀切”。
当然路上还是要注意防控,沿途戴好口罩。如果想更保险一点,甚至可以戴上眼罩;带一点洗手液,多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因为春运的时候人群密度相对还是比较大。
对于过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小时候为了从大人给买新衣裳和吃好的而高兴过年,到了成年后基本上都是怕过年躲过年,我厌烦过年时的那些繁锁礼节,先是给亲朋好友拜,给同事拜,给领导拜,然后又是别人给自已拜,整个假期都忙在吃喝及应酬之中,真是过年比上班都累。
但自从去年响应号召就地在京过年后,我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就是希望能够看望父母,与亲人们团聚,这是每个在外面的游子最为渴盼的事情。而且自疫情以来,大家都减少聚集,除了特别亲的人相互走动以外,基本也不会组织亲朋好友大范围团聚了。拜年的繁缛礼节似乎也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而且过年孩子就要回家了,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盼望着,盼望着,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就快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