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法则》:三国最帅二代孙策

前言

孙策从袁术的宴会上回来,想起日间之事,胸中郁闷。

今天,本应是他立功受赏的日子。袁术不久前的信誓旦旦仍在眼前:“先前,我错用了陈纪(袁术本许诺让孙策当九江太守,结果用了陈纪),常常悔恨我的本意没有实现。现在如果俘获了庐江太守陆康,庐江郡就真的为你所有了。”于是他奋勇争先,一举夺下庐江。日间归来请功,袁术正大宴将士。不仅绝口不提庐江太守之事,还只赐了一个下座给他。据说,庐江太守已内定了袁术的心腹刘勋。

立大功,受冷遇,没爹的孩子就该这样受欺负吗?就像裸分考了省状元,却上不了清华北大。只能捞个“下座”。

孙策想起父亲孙坚如此英雄,而自己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

“父亲!”

……

忽然一人自外而入,大笑说:“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时,多曾用我。你现在有决定不了的事,何不问我?”

孙策抬头,见是父亲的旧部朱治。忙收住眼泪,请他坐下,说:“我哭的是不能继承父亲的遗志。”

朱治说:“何不向袁术借兵,假名救你的母舅吴景,实图大业,拿下江东?”

正商议,又一人进来,说:“你们的谋划我听到了。我手下有百名精壮之士,愿意助伯符一臂之力。”是袁术的谋士吕范。孙策大喜。

吕范说:“只恐袁术不肯借兵。”

孙策说:“不怕!我手上有一件他最想要的东西——传国玉玺!”


次日,孙策入见袁术,大哭说:“父仇不能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敢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

袁术对孙策的眼泪并不感冒,但一听玉玺二字,眼睛里立刻放出光来。他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不正是这传国玉玺吗?

孙策呈上玉玺供他检验,袁术爱不释手。

袁术喜滋滋地说:“吾非要你玉玺,今且权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马五百匹与你。平定之后,可速回来。你职位卑微,难掌大权。我表你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克日领兵便行。”

袁术得到了玉玺,失去了一员大将——或许是他唯一的那员大将。而孙策虽失去玉玺,却得到了创业资本。

玉玺借兵,可谓充满魄力之举。传国玉玺,稀世之珍,意寓至尊,谁不想得到呢?谁得到了又舍得放手呢?孙策的父亲孙坚,正是因为舍不得放手玉玺而死。

但孙策却放手了。手持玉玺,寄人篱下,也无非是拿着金饭碗要饭,也只能过乞丐的生活。玉玺不过是一笔庞大的名义资产,毫无实用价值。有兵才是硬道理,凭着这玉玺借来的兵,孙策就能盘活其父真正的遗产——虽然衰弱但仍底蕴不菲的孙氏公司,就能去收复江东。虽失去了金饭碗,却换来踏踏实实的铁锄头。孙策用这一手,证明了他比他的父亲更出色。


当然,谁都知道,以上这个故事只是小说,只是杜撰。

这个故事里又有猛将谋士纷纷相助,又有玉玺借兵,其实只是极大地弱化了孙策的光辉形象。

真实的孙策借兵,比这更有魄力,更强悍。因为孙策手上根本没有什么玉玺。


(一)

作为一个拥有无比优越人生的二代,十六岁时(史书上用虚岁,本文按现代习惯用实岁),孙策的人生就从顶峰跌落谷底。

公元191年,孙坚攻打荆州时被刘表的部下埋伏所杀,以36岁的壮年而逝。孙坚若不死,以其能力本可以顺利拿下荆州与江东全境,占据天下的东南半壁,成为天下的有力争夺者。可惜孙氏一族躁动冒险的基因埋葬了他。孙坚死后,一个偌大的公司就这么倒了。孙策的堂兄孙贲继承了孙坚的部队,护孙坚遗体归葬曲阿,然后投奔了袁术,成为其麾下并无太大成就的一个分支。

而孙策也由潜在的半个天下的继承人,变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儿。那个十来岁已交结名士、名满江东的翩翩贵公子,自此再没有了父亲的支持,所有曾经的骄傲都化作乌有。只能守着其父冰冷的遗体,看着故旧纷纷弃己而去,看着父亲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土崩瓦解,眼前所能展望的,只有一片无比惨淡的未来。面对这一切,一个十六岁的孤儿又有什么力量可以挽回呢?

父亲,你醒醒啊!你睁眼看看我啊!少年的声音哭泣着,如此伤心,如此无助,痛彻肝肠。


仿佛要跟过去作一个彻底告别似的,孙策一家在丧事结束后从曲阿迁到了袁术的地盘扬州。但实际上,这是孙策着手接过父亲留下的这副重担的开始。扬州,有孙策想要的东西。

这一年,孙策拜访了扬州名士张纮,说:“目前汉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都拥兵自重,各图发展,没人出于公心扶危济乱。先父曾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不幸为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但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如今,我想到袁术那里去,请求他把父亲当年的旧部交给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会稽,报仇雪恨,做臣服于朝廷的外藩, 您以为如何?”

这个十六岁的孤儿,并不死心,发表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表明他决心独力回天。

以年纪而论,这算是孙策的中学毕业论文。这篇论文清晰地指出了收复江东的轨迹:一、去袁术处拿回旧部;二、以舅父吴景等孙氏班底为援;三、发挥孙氏影响力征兵;四、以济危扶困、报仇雪恨的名义。再加上拜访张纮所代表的深意——重用名士、人才,五项措施并举。

表面看来,这和一般中学生的那类冠冕堂皇的论文并无任何不同,但区别就在于,孙策后来都做到了。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如何真正落到实处,我想这才是衡量一篇论文是否优秀的真正标志。以此而论,孙策的这篇算是天才论文,并不亚于《隆中对》。

张纮一开始并不看好这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但在孙策的进一步流涕恳求下(“涕泣横流,颜色不变”,孙策的哭功并不弱于刘备),答应率好友渡江支持他。我想,是孙策身上那种一往无前的气概打动了他(纮见策忠壮内发,辞令慷慨,感其志言)。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步想讨还父亲旧部,就难如登天。必须要过两关:第一关,袁术关,众所周知,袁术绝不是一个大方的人;第二关,旧部关,旧部们可不管你是不是法定继承人,他们需要的是一只能带领大家在战场上吃肉的头狼,一个真正的统帅,而非一个二代。

公元193年,守完孝的孙策到了袁术处,讨要旧部。袁术轻轻一句话就打发了他,说:“我已经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靠他们,召集兵勇。”

本来是想来干个领导的,但却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过孙策并不气馁,而是踏踏实实地接受了这个位置。孙策与孙河、吕范投靠吴景,一边招兵,一边作战,历尽艰险,招募了数百人。在这之前,孙策过的是翩翩公子的生活,未上过战场。而从此开始,孙策成长为一个卓越将领,如龙入渊,仿佛天纵之才。

一年后,公元194年,孙策带着这几百人去见袁术,袁术看他的目光充满了惊异,态度转变,把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给孙策统领。当你对他有用时,哪怕一个再吝惜的人,也没有理由不用你,所以一个人的能力胜过最动听的游说的语言。

孙策带着这支部队,迅速以自己出类拔萃的领导能力征服了众人狐疑的目光,征服了那些旧部。不出一年,便战功累累,无坚不摧,更是一举夺下了庐江这块大地盘。人不是生来就被领导的,但那些旧部看孙策的目光越来越像看孙坚。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对这个后起之秀满心敬服,连袁术都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可惜袁术只想当个便宜爸爸,两次许诺孙策太守之职,却两次爽约。需要时,他利用孙策;用完后,又防着他。孙策越是战功赫赫,越是难以升迁。

寄人篱下,有若乞食。乞食之痛,是孙策留给孙氏家族、留给弟弟孙权的刻骨铭心的教训,是后来孙权能被鲁肃说服抗曹的主因。孙权即帝位后,大宴百官,却于宴会上对当年的主和派首领张昭说:“如张公计,今已乞食矣。”这么对一个老人家说话不刻薄吗?不刻薄。除非你连实话也觉得刻薄。


孙策在袁术的冷遇中蛰伏着,等待着。

公元195年,孙策满了二十岁,投奔袁术仅一年时间。

此时距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才过去五年,天下正处于一片混战中,曹操正和偷袭兖州的吕布激战,刘备新得了徐州,袁绍正和公孙瓒争雄,袁术正力图扩张,总之一句话,第一代诸侯们正值当打之年。这些人论辈分,是孙策的叔伯辈。

谁也不曾料到,这么一个只上了两年战场,寄寓人下的小字辈将以无比彪悍进取的姿态强势上位,跻身一流诸侯!

袁术的那句“有子当如孙郎”虽充满了夸奖,言下之意却是孙策不过是很好的接班人,距登上历史舞台还为时过早。十年二十年后或者会成大器吧,但眼下还不够格,大家还没有准备好为年轻人腾出位置呢!

不管你们有没有准备好,但孙策已毅然决定上位。一个人的上位,不会因他人的没有准备好而却步。

因为他已准备好。


这一年,孙策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筹码,同时认为时不我待,机不容失,只需迈出早已设想好的那一步。

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步——借兵收复江东。借兵的举动是真的有的,不过孙策打的是替袁术收复江东的名义。现实也远没有小说中那么美好,孙策并没有玉玺来交换。

虽没有玉玺,袁术也同意了,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孙策并不能有什么作为,让孙策吃点苦头,再乖乖回来为自己效力未尝不可。或者可能有些战果,但袁术认为这战果显然也只能属于自己。兵当然也没有借出一个,他只是同意孙策带走其手下的千名士兵、战马数十匹而已,作为其麾下的一小支部队参战。这么点兵力,确实难有作为。

此时江东的局势,比孙策十六岁时分析的已恶化了数倍。孙策的母舅吴景、堂兄孙贲已被刘繇赶出了丹阳,赶过了江,江东再无孙氏势力。江东分为曲阿刘繇、吴郡严白虎、会稽王朗三大势力及诸多小势力,三个大佬各有上万至数万人马,并且有长江天险。

这几人正值当打之年,久踞江东,根深蒂固,绝没想过提前退休。

孙策,你只有千名士兵、数十匹战马,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孙策的筹码,并非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统帅,对形势的精准把握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孙策的所谓借兵,绝不止于借兵。他至少同时从袁术那里借了另两件东西:名、势。

所谓借名,是借袁术四世三公的名义。袁术虽然草包,但这名义很管用。

所谓借势,是借袁术与刘繇的矛盾、孙氏与刘繇的矛盾这两股如火如荼的形势。此时被赶过江的吴景、孙贲正依附在袁术麾下,与袁术的老部下惠衢一起隔江对峙刘繇,连续几年都毫无进展。吴景、孙贲行时,自然不会服孙策;他们不行,正好孙策上。孙策将当仁不让地拿回孙氏公司里属于他的第一把交椅。

这是第一层隐形筹码。


孙策带着这千余人、几十匹马及袁术、刘繇给予的形势出发了。但这显然也不够啊!

不要急,面包会有的,黄油也会有的。

孙策同时带走的还有自愿跟随他的几百名门客。这是他这两年能征善战收获的人心。毕竟谁也不愿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公司——袁术公司——朝九晚五地混日子,谁都愿意去一个独角兽公司跟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开创大事业。

一路上,孙策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这是孙策当年向张纮所说的收复江东的第三步——收集流散士兵。孙策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有根有据,落到实处。当年袁术让孙策自己去征兵,结果却把孙策变成征兵的好手,所以扎实从基层干起也没什么不好的。到吴景、孙贲驻扎的历阳时,孙策已有兵众五六千人。

这是第二层隐形筹码。




但你以为孙策的准备仅止于此了吗?在历阳,孙策写了一封信,于是又一个天纵之才出现了。

众所周知,这就是孙策的好基友周瑜。这两人不仅同岁,而且连老婆都娶的是一对名满天下的姐妹花。

周瑜为何会来?

原来,孙策十来岁时已名满江东。周瑜慕孙策之名,专诚去拜访了他,两人一见如故,结成总角之好,而周瑜自此也成了孙策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当别人这个年纪还想着泡妞的时候,他们却已完成了人生布局,想想真是望尘莫及。当然他们也没耽误了泡妞,拿下江东后,二人顺便把大小乔娶了,让曹操都只有干羡慕的份。功成名就,何患无妻?

周瑜给孙策带来了自己的智力、自己的兵力及叔父周尚的粮草支持。

这是第三层隐形筹码。

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滚雪球轨迹。英雄确实可以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靠的不是那一呼,而是多年扎实的筹备!

自孙坚死后,盼了多少年,由曾经的百战百胜沦落到潦倒落魄的孙氏公司终于盼回了一位能打的少年英主。旧部与新部们望向孙策的目光满是灼热与激动。吴景、孙贲黯然地退在一侧,让出了位置。

这时孙策所占有的形势,已是既非袁术所能预料,也非袁术所能控制的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75后的孙策与周瑜,刚满二十岁,团队的建立自孙策193年募兵起也不过两年,就要向盘踞江东的第一代势力挑战了。

当然,团队里也有大量孙氏旧部,新老的有效结合,使团队更加稳定,而这些都得益于新人孙策的领导力。

江东的各位前辈们,这个时代没有谁能有资格坐享其成,时代的车轮滚滚,大江的浪潮滔滔,请接招吧!


(二)

孙策第一个大的对手,是刘繇。

《三国演义》里把刘繇描写为无能之辈,这绝对是污蔑。刘繇可不是一般人,他和刘备一样是汉室后裔,十八岁那年就用智谋解救回了被贼人劫作人质的叔父,被平原名士陶丘洪称为千里马。后被皇帝下诏授为扬州刺史,因为扬州已被袁术占据,便南渡长江,被吴景、孙贲迎到了曲阿。没多久,他就掌控了局势,发展了数万人马,然后一脚踢开了吴景、孙贲,跨江与袁术对峙,完全不落下风。所以他是一个并不弱的对手。

孙策也是匹千里马。现在千里马对上千里马,胜利的只能有一个。

想要进击刘繇,必须渡江。刘繇设置了两道防线,一是樊能、于麋驻守的横江津,一是张英驻守的当利口(即后来虞永文阻击金兵渡江而一战成名的采石矶)。孙策迅速拿下了横江津,但缺少渡船,准备寻找渡船再渡江。这时孙策的姑母建议说:“恐怕对方会调水军来阻击我们,那样渡江就不顺利了,这时怎么能让军队停驻不前呢?应该多载芦苇扎成大筏,配合船只助军队渡江。”这里显示了两件事:其一,二代们的底蕴非可小视,连家族中的一名女性都能提出如此中肯的建议。站在前代的肩膀上,的确可以跳得更高。当然,也得扶得起来,而非扶不起的阿斗。其二,年轻的团队就是这么毫无顾忌,一往无前。换个年长的可能就保守退缩了。

吴景、孙贲长期未能突破的长江防线,就这么被孙策一举突破。

渡了江,刘繇或者还认为这个小侄不过是侥幸。那就打打吧!于是孙策先破刘繇,夺得牛渚营中的粮食与武器,再破刘繇系下的同盟军薛礼、笮融,再回军迎战试图夺回牛渚的樊能、于麋,再一路转战至曲阿与刘繇决战,以少胜多,连战连捷,一下就打了出了威名。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巨鹿之战九战九捷,不过二十五岁。这一年孙策也只有二十岁,人称小霸王。

孙策的核心能力就四个字:比你能打。刘繇的反应是六个字:不服气,没办法。被这么一个年轻后辈骑到头上,谁能服气?但又有什么办法?

刘繇放弃曲阿,远远地逃到了丹徒。我可以举出充分的例子来证明刘繇绝不是弱鸡,因为刘繇逃到丹徒后仍能收拾先占据豫章的笮融。所以他败给孙策只有一个理由,孙策太强了!

大家都是千里马,但千里马中也分个头马。


在打刘繇的过程中,孙策得到了险些埋没的大将太史慈,并以自己过人的魅力征服了他。一路征进中,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百姓皆呼孙策为“孙郎”,纷纷喜悦地迎接,争着用牛、酒犒劳部队。孙策于是风风光光地荣膺新一代国民偶像。他同时一路延揽人才,征集士兵,壮大自己的力量。

史载:“伯符年未弱冠,已交结知名,转斗江东,士民乐为致死,太史子义一见解缚。孙氏父子、兄弟皆善于招致英雄,据有江东非偶然也。”

孙策的得人得民心能力,并不比以得人著称的曹操、刘备逊色。


孙策的第二个大的对手,是严白虎。

严白虎虽是山贼,但拥有部众一万多人,所以并不是一个弱的对手。可是孙策对他很是轻视,说:“阎白虎等不过是一群没有大志的盗贼,很容易擒拿。”那是,正规军怎么会瞧得上流寇?

孙策包围了严白虎,严白虎高垒坚守,派他的弟弟严舆请和。孙策同意了,但在和严舆会面时,忽然拔刀向面前的坐席砍去。严舆的身体向后晃动躲避了一下。孙策笑着说:“我听说你可以坐着跳,身手矫捷,所以跟你开个玩笑。”严舆说:“我一见到兵刃,就会这样。”

孙策立刻站起来,持戟杀了他。

谈着谈着怎么就杀人了?因为孙策出了一道很难的阅读理解题,而严舆并没有答对。

所谓谈判,有底气才能谈,没底气也得故作镇定,装作有大牌,唬住对方。孙策这里并不是什么玩笑,而是一出很严肃、很致命的试探,要探出对方的底气。严舆在这种试探下被吓倒了,露了怯,表明他根本没有充足的谈判的筹码。否则他也不怕对方向自己动刀,因为那将使对方付出更大的代价。没准备好筹码却凭侥幸去谈,徒留笑耳!

显而易见,阅读理解能力也并不是只有在做语文试卷时才有用啊!有时做错了可是要丢性命的。

孙策试探出对手的虚弱,便毫不犹豫地击杀了严舆,这也同时击破了坚守城中的严白虎那本已脆弱的心理防线。

孙策一举击垮了严白虎。


孙策第三个大的对手,是王朗。

王朗毫无疑问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才,和孙策交过手,到魏国做了官,并且官至三公。演义中最后还和诸葛亮比过口才,被骂死了。

王朗同样对孙策很不服气,表示要坚守会稽到底。可惜他的军事才能并没有他的做官才能那么高,孙策一出声东击西,就将他活捉了。

加上不久后投降华歆,孙策把日后曹丕的三公收集了俩。可见三公之才也不经打啊!(当然,贾诩钟繇除外。)


孙策终于拿回了江东,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还有一件东西,也是属于他的。那就是本属于自己,却被袁术给了其心腹刘勋的庐江太守之位。

此时庐江太守刘勋已经威风起来了。自前老板袁术兵败身亡后,他收揽了袁术的余部,兵力大增,俨然有袁术第二的意思。可惜人多了也有一件麻烦事,粮食不够吃了。

孙策看出了这一点,派特使给刘勋送出了丰厚的财宝,并写了一封很卑微的信,表示自己将尊奉他为新老板,并指出上缭这个地方十分富饶,有足够的粮食财宝可以养活部队,希望老板您能兴兵讨伐,小弟我愿意带兵作您的外援。刘勋高兴地相信了。

这条计策并非无人识破,刘晔就识破了。但光聪明人识破有什么用,也得笨人听得进去。当刘勋利令智昏地奔袭上缭时,孙策立刻乘虚袭破了刘勋的大本营。

属于我的东西,我终究会拿回来的!这是孙策恪守的人生格言。


至此,孙策已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炫目的逆袭。

曹操闻到孙策平定江南,叹息着说:“猘儿难与争锋!”这评价可比对孙权的评价要高。


孙策最后一个对手,是他自己。

郭嘉曾经评价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客观说来,这评价并不准确。因为孙策也很有谋略,也能延揽人才打造团队,并非匹夫之勇。但轻忽、性急这两点,可真是说到了骨子里。孙策最终因独自出行,而被刺客刺杀,死时仅二十五岁。

其实东吴也有明白人,一些人就劝过孙策不要独自出行,孙策也认为他们说得对。但有些东西,或者是深深地流淌在血液里的。孙氏一族的躁动冒险的基因,孙坚有,孙策有,后来孙权也有——“亲射虎,看孙郎”,乃至孙皓也有,只不过演变为狂暴基因了。

一个人的成败都和其特殊的性格脱不了关系。孙策因其冒险进取成就了自己,唯其如此,才能在一群保守僵化的“老人”中间,破冰前行,若等到这种性格被打压摧磨得沉稳了,恐怕也锐气尽丧、时机尽失了。所以何必一味地抱以否定批评呢?


孙策所代表的意义,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是三国新势力的登场。

两个75后,一支年轻的军队,便席卷江南,这已对时代的走势作出了最强烈的暗示。继之而来的,是八年后赤壁大战最强80后的登场。

可惜曹操无视了这暗示。自官渡击败袁绍,横扫旧一代诸侯后,他便以为天下再无敌手。忽视了不容忽视的新一代势力,他付出的是一生最大的代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