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有学者把文明的进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上帝死后人觉醒了),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女人不是第二性),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原来蒙台梭利的著作是划时代的,并不是仅仅一个教育的细分门类就可以概括它的意义。由此,提出一个让人深思的观点: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
深感发现儿童是个大课题,但国内目前的教育刚刚开始重视。尤其在重治理效率、独立思考有禁区、工业化的流水线式课堂环境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孩子天性中的“元气”,非常棘手,非常考验家长的智慧,因为这件事,左了会养出一个唯唯诺诺的应声虫(相信每个爹妈都坚决反对这个做法);右了,孩子会放任自流,现实中将屡屡碰壁。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中学有所成。那么,就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按照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按照自己的经验甚至老一辈的路子,危害甚大。因为教育的后果是滞后的,十几年后才能看出来,而那时已经无力挽回了。
为儿童服务和人格培养(现阶段有规则意识、时间感、计划性、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不矛盾,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绵长而深厚的,童蒙尤需如此。
六. 处于人际探索期,开始探索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老师、同学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去体验自己的价值。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可供参考参照的客观标准,只能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才能估价自己。
孩子五岁的时候,开始产生自尊意识,七岁以后,群体认同和同伴作用开始发挥作用,他的自信心来源,将从父母的认可转移到同学、同伴的认可上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认可源——老师。这个阶段老师是孩子的神。配合老师、家校联动才能给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空间,有损老师权威的想法、做法理性上看来很荒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任务琐碎签字繁多、同学间冲突时,就考验家长的涵养和格局了,特别在421下的小核心家庭,“护犊子”的不少。
七. 创造力、勤奋感培养的关键期——要树立观念:努力比聪明重要
消除别人“这孩子真聪明”的称赞的负面影响,类似的话很多:“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有些粗心”“其实这孩子能做对,就是不爱检查”“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有些懒(习惯不好)”这些都是有害的客套。做事靠巧,但人生靠拙,轻巧是心存侥幸,不愿直视自己的弱项,累积起来会使得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八. 初步建立是非观,更在意公平公正
生来愚钝,近来才接受这一点:成人世界里只有利益和效率,并没有对错。孩子的世界才有公平正义,但现在给他们揭示这个真相,不是太残酷的问题,而是不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
我突然感觉,政府树好人典型、每个当政人上台都要用有着独特印记的主义、思想统一意识形态,其实是在试图改变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的局面。禁止不当言论、建立防火墙隔离西方,和家长控制、检查孩子的读物、偷看日记是一样的,哈哈——担心是一样的,出发点也不能说多坏,怕群众无法拒腐蚀而变坏嘛。
最后的总结非常走心!
1.四好:吃好,睡好,玩好,学好(顺序不要颠倒)
2.三定:定时、定点、定量(可操作,可评估)
给了个好办法:记美言录——一种记录值得赞赏的言行的日记,为期3到6个月,让好行为有好反馈, 促进孩子的外驱力转为内驱力。
3.三原则:停(延迟满足,培养耐心和毅力,用他们极限内的能力练习,不难也不易)
收(评估)
等(不过早介入)
人之初,没有问题孩子,只是暂时没找到方法。不是家长认为有问题就真有问题,有些是表面 的,观察和评估之间要有耐心,因为时间要足够长才能成立。要牢记:事情做不好,等于人不 好(一定不能情绪迁移,要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