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情感领域的认知发展大不相同,就像有人在读书学习上是个天才,也会有人天生是个恋爱天才,但占大多数的还是普通人。而这种个人情感的成长,由于既没有得到体系理论的学习,又被强调实践出真知,导致情感认知还不成熟的人群,难免只能拿着问题四处求解,求认同。
就比如,喜欢上了一个谁谁谁,该怎么办?
刚谈恋爱TA就态度冷淡了,是我做错什么了吗?
条件不好能找到对象吗?
失恋了,我很痛苦,该挽回对方吗?
……
数不胜数且不断冒出的情感问题,直叫人看着头大。
越想快速找到答案的问题,往往越是找不到,并且找到的也不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回答。
或许针对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对的,但人的状态很多时候不是对的。
也就是问题背后映射的你,才是一切的根源。
我曾经谈过一段算不上多喜欢的初恋,当时还对谈恋爱没什么概念的自己,全然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的状态,甚至在对方袒露有过一些恶劣习性的时候,也并没有感到气愤不已无法接受,或许只是没这么喜欢,又或许是以为今后不会再发生。
两个人的相处倒也不热不冷,也会聊到些谈婚论嫁的话题,然后在细节讨论中第一次察觉到了对方背后的算计,内心也开始隐隐预感到,两个人估计走不了多远。
结果事实证明,不能太高估自己做好了坦然接受失恋,潇洒离开的心理准备。
初恋被打造的代名词就是美好,这已经被各种文学作品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即使是一个没这么喜欢的男人,只要能维持得下去,那也是美好的,多么可怕又可笑的自欺欺人啊。
人不会喜欢面对失去的抽离痛感,连见一面交代清楚都不愿意的分手,可怜却还要痛哭流涕地在电话里挽留,这般的不争气。
后来,想清楚了两个人不可能会复合,不多久的某一天就果断删掉了对方的所有联系方式。
从不愿意接受事实,到毫不留恋地走出来,怎么做到的呢?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这段感情不值得,人也不合适,分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从亲历者的角度,情感依赖一时半会断不了很正常,真正要想的问题,除了两个人之间的问题,更要反思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面对一个不好的人,要选择开始?
为什么明知道对方不是良配,还是忍不住想继续走下去?
……
今时今日遇到的问题,老早在源头的时候就注定了。
明知道对方不够好,可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想谈恋爱,不会识人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恋爱观,那个人也是在那个阶段唯一出现的感觉还不错的人,相处下来也能勉强接受。
不是良配,还想要继续。习惯了生活里有一个固定的伴侣,害怕失去了就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才会迫切地想抓住当下已有的和觉得好的人事物。
所以每一次遇到问题想要找答案,不妨先想想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在情感问题上如果一直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日后大概率还是会和不对的人纠缠不休,过上鸡飞狗跳的生活,然后骂骂咧咧自己当初怎么瞎了眼找这么个人。
人只能得到认知范围内的一切,当突破了认知才知道自己值得更好的,这个过程自然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