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二十五期:往后余生
夜幕降临,凉城最繁华的街道上,灯光瞬间绽放,顿时成为一条闪闪发光的银河,灯光下车水马龙。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手里提着一个大塑料袋,低着头、躬着腰跟在两个年轻人后面。
男孩察觉到身后有人,转过头看见一位老太太,他顺手把手中的矿泉水瓶递给她,并冲她微微一笑。
老太太用枯瘦如柴的手接过矿泉水瓶,不由自主地抬起头。
在灯光地映衬下,男孩看见老太太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清晰可见斑斑点点的麻子,他有些惊恐,赶紧搂着女孩向前走去。
感觉到男朋友的异样,女孩回过头,看到老婆婆的一霎那,手中没喝完的半瓶水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男孩歉意地看了老婆婆一眼,捡起水瓶递给老婆婆,两家个人匆匆离去。
“唉,看我这烂记性,下次可不能随便摘下口罩了,万一吓着孩子们!”老太太一边嘟囔一边戴上口罩,向下一个目的地走去。
几十年过去了,对于别人的看法,鱼儿早已见怪不怪。
那是196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趁着月光正在大柳树下乘凉,一个爆炸消息无胫而来。
“你们听说了吗?村东头老王家儿媳生了一个姑娘。”张大嘴又开始哇啦开了。
“生个孩子,有什么新鲜?”李婶嫌弃地看了她一眼,她最看不惯张大嘴那见不得人好的嘴脸。
“你们还不知道吧!孩子是个怪胎,脸上长满麻子,全身还长了鱼鳞,把老王头气得好几天没下地干活了。”张大嘴故作神秘地小声说。
“真有这样的事!谁家里生出这么个孩子,也算是倒霉,难怪老王头好几天没出来了。”孙大娘摇摇头,有点惋惜。
这个孩子有没有名字,大家都不知道,只是女孩的妈妈一直叫她小鱼儿。
小鱼儿没上过学,同龄人也不愿意和她玩。妈妈去哪,她就跟到哪;妈妈做啥,她也跟着做啥。
不觉间,小鱼儿已经十八岁了,眼看着同龄人相继成家,只有小鱼儿家里还没有来过一个说媒的人。鱼儿妈妈愁的头发都白了,鱼儿的婚事却依然无人问津。
“妈妈,你也别愁了,邻村的赵大海三十多岁还没结婚,我就嫁给他吧!”也不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鱼儿从哪里得来这么个消息。
此时,二十几岁的鱼儿对自己的婚事也开始犯难。
“鱼儿,大海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他冬天住庙里,夏天住窝棚,妈妈怎能把你往火坑里推呢?”妈妈一边说一边擦眼泪。
“光景是人过的,我总不能赖在家里拖累娘一辈子。”鱼儿不想成为妈妈的一块心病。
鱼儿和大海结婚那天也是夏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赶来看热闹。
大海穿着一件发黄的旧衬衣,一件看起来很短又满是皱褶的蓝裤子,手里牵着一头小毛驴。衣服虽然破旧,人长得还算精神。
鱼儿穿着自己缝制的一套红色新棉衣,头上顶着红头巾被红娘牵着手出了家门,之后骑在驴背上。
掀开头巾的一刹那,大海瞪大了眼睛。虽然他俩只隔着一个村,也只是在相亲那天远远地看了一眼。
好在大海是个实在人,他心想就自己这光景,有人愿意和自己一起吃苦就是万幸。如果将来再生一两个孩子,也算对得起过早离世的父亲、母亲。
鱼儿怯怯地看了一眼丈夫,只见他浓眉大眼,五官端正,心下顿生欢喜。
“鱼儿,你看这个家,连一件像样的东西也没有,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坐在窝棚里的木板床上,大海搓着手,有些难为情。
“大海,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一个人,我会好好和你干活,以后咱啥也会有的,咱不让别人看不起。”鱼儿宽慰着自己的丈夫。
冬去秋来,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鱼儿和大海不仅盖起了砖瓦房 ,还生了两个帅气的男孩,哥哥叫聪聪,弟弟叫明明。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鱼儿的生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形单影只。
就在二宝结婚那年,大海因为车祸丢了性命。从此鱼儿离开了大海的怀抱,身心健康也受到了打击。
如今,刚过六十岁的人,看起来像七十多岁。
眼看着两个儿子相继在县城安了家,鱼儿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本想着闲时帮媳妇们带带孩子,可是孙子、孙女一见到她就哭,儿媳们也不情愿让她带娃。
此后她再也没有到儿子家住的打算,她更担心自己的样子会影响孩子们。
每到周末,她总要骑着自己的小三轮来到县城,一来可以和儿子们在外面聚聚,二来她想捡许多废品装满自己的小三轮。
儿子说:“老妈,您都60岁的人了,把您放在乡下我们不放心,如果您不想和我们住,就在我们附近找间房子过吧!”
鱼儿说:“我好腿好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老家养几只土鸡,种点绿色无污染的粮食、蔬菜还能接济你们点。我的后半生就这样自由自在的在乡下过吧!挺好。等我哪天走不动了,你们只要记得乡下有我这个老妈,时常看看我就行。”
聪聪对明明说:“往后余生,我也想学老妈那样,耕种薄田,粗茶淡饭。”
明明附和:“就让我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